早春二月,新的一期杂志又与大家见面了。
说实在的,这一个月来,我和杂志社的每一位同仁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十二年了,我们希望以一个全新的面目与读者见面,但真正着手改变时,心里却顾虑重重——已经习惯了《收藏界》原有面貌的老读者能否接受我们这种改变呢?
新版《收藏界》无论从印刷成本及杂志本身定位来说都比原来要高,但“曲高”也容易“和寡”,究竟在读者眼中新版《收藏界》怎么样呢?
值得庆幸的是,新书一面世,很快就收到了来自老读者的反馈,总体上,老读者对新版《收藏界》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有个别读者对新版《收藏界》中少了“老董泉苑”提出异议……
改变历来总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有得就要有舍,有收获就得有放弃。
前两天看到一个电视节目,感慨良多。有一个从明代就以做灯笼出名的古老村庄,近年没落了,老手艺人做的传统手工灯笼卖不出去,年轻人一个个都外出打工,老手艺面临失传。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怅然若失,这个古老的村庄,就在古城的边上,离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不远。笔者还依稀记得,那里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与喧闹,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里曾经活跃着多少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忙碌着多少汗流浃背的男女老幼?如今,从村里那些冷冷清清的高大砖房及门楼上,可以窥见这里昔日殷实红火的好日子。
然而,现代工业文明实在太强大了,低成本生产的机械化的多功能灯笼取代了工匠眼里精益求精的艺术品。尽管,一个手工灯笼的诞生要经历细致入微的多道手工操作程序,尽管每个灯笼都拥有独特的纯正手工绢、纸质地,但是,它没办法逃脱被取代的命运。机器生产出来的灯笼以低价优势以及扎实耐用的特性,精明而讨巧地迎合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堂而皇之地占领了灯笼市场。最终,曾经世世代代靠灯笼生活的民间艺人们只能无奈地摘下鼻梁上的老花镜,心情复杂地走出吱呀作响的老作坊。
太多太多这样的老作坊悄悄关起了它厚重的老木门。曾经车水马龙的古村,渐渐归于了平静。现在,有关灯笼的制作,对于绝大多数古村居民来说,已变成了一件陌生、枯燥而又遥远的事。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是笔者与很多同龄人小时候在正月十五必唱的一首儿歌。那时,在十五的晚上,笔者和小伙伴们拎着五光十色的小灯笼,唧唧喳喳地高唱着这首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的歌儿,像海底的游鱼一样,欢快地穿行在家门口窄窄的街道里。笔者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在成人以后再也见不到这种热闹欢快的场景,我们的后辈也永远无法享受那些各式各样的手工灯笼带给人的浓浓的年味,如今,正月十五更多的时候与其说是个节日,不如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商家促销日……
当然,不仅是灯笼正在淡出我们的视线,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如今比比皆是,虽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如今,无数传统文化的产物一步步被新的潮流、新的事物所取代,离我们渐行渐远了,有的甚至失传:胶片电影取代了皮影戏,机械化生产取代了零散工匠,闹钟取代了敲钟人......
这是个网络时代,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网络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在这种局面下,纸质媒体会不会像这些老手艺一样被网络所取代呢?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面对网络的挑战,《收藏界》责任重大,在压力面前,如何坚持我们的信念,坚守我们的阵地呢?虽然网络媒体非常强势,但所幸的是,还有一大批非常忠实的读者始终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这令我们非常感动,也激励着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我们的梦想,继续打造“百年《收藏界》”,实现我们与那些热爱我们的读者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