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 布明虎
秦汉,是山东地区融入政治大一统体制的时期。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继起的两汉,上承先秦,下启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中心地带,土质肥沃,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两汉时代,山东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其他地区所叹服的成就,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墓葬是丧葬习俗的集中体现,是最能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遗存之一。两汉社会,普遍盛行着“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见生人有饮食,死为鬼当能复饮食,感物思亲,故祭祀也。”(见王充《论衡》)在这种观念的推动和影响下,为了让逝者在幽冥世界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人们在延续前代厚葬的基础上,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冥中所用之器”。两汉明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在随葬的陶器中,常见的是鼎、盒、壶、盘、甑、仓、灶、井、磨、厕所、猪圈及各种俑等,其中,仓、灶与井常组成一套基本的生活日用器类的明器,共同伴随逝者在幽冥世界取水、做饭,过着理想世界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陶仓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仓是古代储备粮食的重要场所,是衡量和体现家庭财富的载体,也是两汉常见的明器之一。以粮仓作为明器,反映人们深信幽冥世界的生活与尘世间的生活是一模一样的,故需有粮仓在幽冥世界储粮之用。常见的粮仓为陶制,西汉早期一般为圆口,折肩,筒腹,平底,口上置覆钵式的平顶仓盖。西汉中期,多为圆弧形肩,仓底下沿置三兽足,有的仓身还饰花纹图案。东汉时期,仓身渐收,平底无足,长方形仓和复杂的仓楼多见出土。两汉山东考古出土的陶仓造型主要有圆形或圆角方形和楼阁式两种形式,鲁南地区发现的陶仓仓盖为瓦楞状,仓身则是圆筒状;其他地区发现则多为楼阁式样。就山东博物馆所见陶仓而言,主要有两类:一是圆形单体仓,由仓身和仓盖组成,盖上有瓦楞,四边略外弧,盖大于仓身,覆盖后突出成仓檐,修建容易,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也可称之为粮囤。二是复杂的仓楼,一般有严实的前后檐墙,室内有架空地板,室外置披檐,屋顶覆瓦以保护,设计精巧,结构像楼房一样复杂,雕梁画栋,或者称之为楼阁式仓楼。东平县王陵山汉墓,临淄乙烯厂区汉墓都出土了这种楼阁式陶仓楼。
↑绿釉三足陶仓(图1),前齐鲁大学明义士收集。通高32.8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19.9厘米,足高3.9厘米,为泥质红陶。小圆口,圆唇,圆肩,直壁深腹,三足。仓壁上有等距的四组划分,每组置三周凸弦纹,足上方有兽头,惜绿釉已脱落。
↑三足灰陶仓(图2),1960年潍坊于沛海先生捐献。通高27.3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14.7厘米,足高2.5厘米。泥质灰陶,平口,仓盖上有屋檐状凸出的肩,盖大于仓身,出檐较短,直壁深腹,腹壁上有三周等距凹弦纹,底为三个兽面人身足。
←楼阁式陶仓楼(图3),1986年出土于临淄辛店乙烯厂区,时代为东汉。仓楼通高85厘米,仓面阔51.5厘米,进深19厘米。悬山式仓顶,正脊上设两个通风的天窗,顶檐下仓的正面和左、右侧均有一斗三升的斗拱以承托挑檐枋;长方形仓体,正面中腰处设梁头四个,用以承托凉台,近底部设五个圆形孔,用以通风,四角各承方形柱足一个。整个仓楼表面朱绘斗拱和方格纹。该陶仓集通风、防潮的功能于一体,设计科学,令人赞叹。
两汉时期,口粮一般储存在罐、瓮等内,只有大量的粮食才储存在粮仓里。陶仓自西汉中期以后开始流行后,东汉已是常见的随葬品之一,且数量不断增加,模型结构也日趋复杂。根据山东博物馆所见的这三件陶仓,我们可以看到,明义士所藏和于沛海先生捐献的陶仓,其时代应为西汉中期以后的随葬明器,体现着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而临淄辛店乙烯厂区出土的这件复杂的楼阁式陶仓,结合齐鲁地区汉画像石刻画的粮仓、农耕等图案,可以看出,东汉以后为国家经济重地的齐鲁地区繁荣的农业经济以及发达的大土地所有制。
二、陶灶
民以食为天。两汉时期,在厚葬之风和“事死如事生”教化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随葬了大量与饮食等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明器,这里面就包含生养之本所必需的灶。灶大部分为陶制,也有金制。1992年,在莒县双合村汉墓就出土了一件高0.9厘米、长1.25厘米的长方形金灶台。
西汉早期的陶灶通常为长方形,灶身前壁有门,灶面置一釜一甑,后设烟囱。到了晚期,有了灶面装饰,增加釜和甑的数量。到东汉,陶灶灶眼数量又有增加,有的多至五个灶眼甚至更多。灶面的装饰亦更加复杂,并在器物表面敷一层低温绿釉。绿釉出现于汉代,是一种敷于陶器表面的低温铅釉,具有釉层清澈、平滑光亮、保护陶胎熔融高温的特点,是汉代陶瓷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山东博物馆就藏有两件东汉时期的绿釉陶灶。
↑绿釉陶灶(图4),1954年出土于禹城双槐东汉墓葬。通高27.5厘米,甑高21.4厘米,口径24厘米。椭圆形灶,灶前设方形火门,灶面上置一甑,甑底部有9个通气的孔。红色陶质,表面敷绿釉,胎质较硬。
↑绿釉陶灶(图5),1958年出土于山东高唐县城东固河村,时代为东汉。高38.5厘米,灶台长38.5厘米,宽28.5厘米。灶体为圆角长方形,灶前部开有方形火门,灶面上置三釜,其中较大的一口釜上摞置一甑,灶尾设弯管状烟囱,通体饰绿釉。
灶作为一种随葬的明器,主要发展在两汉时期。齐鲁地区在两汉时期地位至关重要,除这两件陶灶外,在滕县柴胡店(见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滕县柴胡店汉墓》,载《文物》1963年8期)、临沂银雀山(见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载《文物》1975年6期)以及微山县都有出土。
三、井
水井是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重要设施,水井的开凿和使用,使人类摆脱了逐水而居的境况,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距今约5700年。墓葬中首次出现陶井,则是到了战国晚期。两汉,山东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空前繁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这时期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陶井模型也大量出现在墓葬中。
在山东地区已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不少水井的模型,绝大多数为陶制,也有铜制。西汉前期,齐鲁地区出土的陶井井身为圆筒形,形制简单,实用性较强,这或许和山东地区“地少人众,俭啬……好贾趋利,甚于周人”(司马迁《史记》语)的习俗有关。东汉中晚期以后,陶井的形制变得复杂多样,出现了有模制的井架及模印的滑轮,部分还设有辘轳,井沿置有立俑、水桶等。1958年在高唐县城东固河村发现的东汉绿釉陶井,颈圈上设拱形圈架,圈架上置滑轮,下附设吊桶。宁津宠家寺东汉墓也出土了造型上相近的绿釉陶井。其余在曲阜大庄(鲁文辉《曲阜县大庄发现汉代玉璧等文物》载《文物》1966年第4期)、微山(微山县文物管理所《山东微山县汉画像石墓的清理》载《考古》1998年第3期)、临沂银雀山、滕县、诸城、济南闵子骞墓园(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闵子骞祠堂东汉墓》载《考古》2004年第8期)等地都有陶井的发现。山东博物馆藏有两件东汉时期的井,一件为陶制,一件为铜制。
↑绿釉陶井(图6),1955年出土于章丘普集镇,时代为东汉。通高55.7厘米,井高21.7厘米,井口径17.1厘米,底径16.2厘米。筒状形井身上有带形纹四道,每两条间夹一波浪纹,腰部左右有兽面铺首,上部微缩,侈口。有拱圈形井架,架顶有两根支柱,柱中间有眼,柱上有一个屋脊形屋顶,在架的两边附加美丽的枝叶装饰。井沿一侧有一立俑,身旁置一尖底的水桶。全身施绿釉,惜已脱落。
↑铜井(图7),1969年出土于济宁公园。高50厘米,底边长48.5厘米。由基座、井栏、井架、辘轳以及水桶组成。基座正方形,较大。基座中部隆起方形井栏。四壁长方形,上下呈条石砌构状。井栏两侧起双柱,上设上下两道横梁,内有一辘轳。水桶直口圆腹,内有双系。设计科学、制造巧妙、汲水省力,是东汉水井的真实写照。
井是农业灌溉和人们生活的必需设施,它和灶、仓、房舍、猪圈模型等一起陪伴墓主人长眠于幽冥世界。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简简单单的日用器皿,无疑是人间社会生活的折射,它们不可能用于提水、做饭,进行生产,却深深地寄托着亲人的悲痛与哀思。(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