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晓颖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 成为应用得较多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 在合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善于合作更是时代需要的品质,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必然要求. 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那么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1.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问题,首先把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有能力解决而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 其次把小组讨论需要的资料准备好提交给合作小组. 最后是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让合作小组带着任务去合作探究,去解决有能力解决而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也是确保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分组意识,不是简单的座位前后四人进行讨论,合作小组要做到学习能力强弱的学生搭配,性格内外向的学生、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搭配,组内形成能力互补、思维互补. 但组与组之间要均衡. 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但要防止过度依赖,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因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而是依赖同伴的帮助,对这样的学生,要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创造条件让他能够加入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参与者
教师既要在合作学习开始以前做好充分的预设,还需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小组,不能仅仅关注小组成员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对那些因未被承认而沮丧灰心的学生,对缺乏动机而厌烦合作学习的学生,要关心引导,更要鼓励,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对那些因思维敏捷而炫耀聪明的学生和对个性张扬而偏执的学生要疏导提醒.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会闪现智慧的火花,会出现富有创意的想法,也会暴露建构新知时产生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倾听、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对讨论的意见和想法讲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各具特色的小组发言.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及时点拨也是很需要的,比如因为思维受阻讨论的时候、探究不能深入的时候、小组成员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拓宽学生思路,让小组讨论更深刻、更全面和更富有创意.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必须用好评价机制. 评价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这样能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协同、合作的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延伸,合作学习的最终的结果是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评价不能仅对个别学生而言,应该是全体组员分工、合作的能力的综合评价,这样能增强小组内的集体凝聚力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
3.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教师进行科学分组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做到合作前要充分而认真独立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以便讨论中展示,合作中积极承担任务,要有团队意识,互相配合和支持,使小组学习的任务得以有效地完成. 要特别关注那些缺乏自信不愿发言的同学,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融入到合作活动中来,避免出现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现象. 要合作好分工同样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有写作特长的同学充任“记录员”,对小组学习结果形成文字材料;条理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学习小组的成果汇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操作;严于律己的学生负责维持小组讨论的秩序. 成员的分工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轮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名学生能感受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 倾听与表达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必备的素质,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插话,虚心听取表扬之词,诚恳听进批评之音. 因为倾听就是学习,能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能吸取别人的好创意好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仅会听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表达,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欲,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让不同能力的同学表达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表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要求他们展示自己时不浮躁,批评别人时不轻慢.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与思辨. 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地追问,要敢于质疑,要善于补充,面对质疑要沉着冷静,陈述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对自己的正确观点要据理力争,对自己的错误观点要心悦诚服地接受同伴的质疑,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使小组合作富有生机和活力而非流于形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守纪. 小组化的学习一定要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约束下进行,引导学生在争论时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争吵和胡搅蛮缠,别人发言时不插嘴、不打断,自己发言时自信而不偏执,使合作“活而不乱”.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与达成共识. 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尚存在争议的意见和尚无法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并整理好准备交流,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与分享. 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同时真诚地分享同伴成功的喜悦,赞赏发言有创意的同伴,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同伴,对同伴的肯定要真诚,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既要大胆又要态度诚恳,和谐积极向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来自于同伴间的互相欣赏,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人人参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