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灵感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神秘之物,是神的恩赐,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发现,灵感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时每刻中。
关键词:油画 创作 灵感
“灵感”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原意是神的灵气,有灵气吸入的意思。所以,灵感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神秘之物,是神的恩赐。我们时常会听到画室的学生说,老师,我现在没有灵感,等会有了灵感再画的偷懒之借口。其实,灵感以科学的态度用文字去解释很复杂,而用心来体会就很简单,下面就我几幅油画静物创作,具体谈谈创作与灵感的美丽邂逅。
一、灵感源于生活细节
油画《红色经典》入选湖北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在一次整理家里旧书时看到父母留下来的几本《毛主席语录》和学习笔记本,感触颇多。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的侧面还用钢笔写有我母亲的名字,还有本《毛主席语录》的侧面也发现有我父亲的印章,这些细小的历史印迹触发我创作了油画作品《红色经典》。一是想对已逝的父母及那个年代所有《毛主席语录》忠实读者的怀念,二是想对那个特殊年代的一种追溯与反思。
为了更好的创作油画《红色经典》,我又去古玩市场选购收集了几本带有历史时间色彩印迹的旧《毛主席语录》,随意堆放为三角式的构图样式,有一种稳重如山之感,作品的左边是我母亲那时的学习笔记本和一支大公牌钢笔,笔记本的封面上印有团旗和“胜利”字样,这也是当时的标准笔记本封面样式之一。作品在具体表现上采取了大众读者都能看得懂的写实手法,精雕细刻的画出了每一本书各自的特征,使读者能通过我的作品看到每本书背后的历史及当年读者的某一天的人或事,比如画中就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的边上被老鼠啃了,通过这个细致的描绘就使观者联想到当时这个读者的乡村居住条件,当时的生活状况,画中右边刻画的一本《毛泽东选集》的外封套是用电工的黑色绝缘胶布沿边贴过,有可能这本红宝书的主人当年就是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电工”。作品前面一束阳光打破了历史的沉寂,使这一堆小山式的退了色的红宝书在深黑色的背景衬托下显得分外清亮,一层落在宝书上的灰尘也显得那么自然而柔媚。
二、灵感源于用心发现
油画《胜利的号角》入选湖北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记得小时候,我除了有一堆看过无数遍的小人书外,没有其他的课外读物了。就是那些破旧而散发着异味的小人书,使我爱上了画画,其中的一套《铁道游击队》是那时所有的男孩子们都爱不释手的,讲的是抗战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一次翻晒这些小人书时,再一次看到《铁道游击队》第十集《在胜利路上》的封面画时,我忽然有了创作灵感。油画《胜利的号角》就是以《铁道游击队》这一本小人书开始构思创作的。作品通过一本破旧的小人书、一把用红布缠绕的锈铜号、一本退了色的《论持久战》,背景还有一个利用木纹创意绘制的五角星等元素,经过精心的摆放构成了作品红色抗战的主旋律。在作品的绘制技法上,采用了经典的写实手法,用每个细节打动读者。使老年人经过画作前能停下脚步回想一段往事,年轻人从我的画布上这些“过时”的物件中有所感悟。
整个画面安静而激烈;平凡而伟大,铜号上红色布带紧紧地捆绑的状态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一股紧密团结着的力量和火焰,永远不可摧毁和熄灭。
三、灵感源于无聊
油画《无声的爵士》:我喜欢画萨克斯这个复杂的乐器,可画了很多幅也没画出一幅有创意的作品。在一次会议上用一次性纸杯喝完水后,习惯地用手捏了纸杯放在了桌前,为了打发时间我用钢笔无聊的画着眼前扭曲的纸杯,画着画着,就有一幅创作从我脑 海闪过,我立刻画了几个草图记录了一下,后来根据当时的草图创作了这幅纸杯与萨克斯结合的作品《无声的爵士》。用这种压扁折叠的状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无奈,生活的压力使我们有时欲唱无声,欲哭无泪,无法保持一种自然放松的原貌状态。
四、灵感源于废旧物品
油画《时代圣餐》:利用废旧物品创作艺术作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平时也爱收集一些奇形怪状的废旧物品。有一次去电脑城修电脑,看到修理店有很多坏的旧鼠标,就找师傅要了五六个,放在书房里很长时间也没动过。有一次,小孩见了闹着要,我就无意中用个小脸盆装着放在地上让他玩,看他撅着的小屁股,使我有了一个联想,要是做个小屁股式的鼠标肯定很可爱很有趣,当时就用铅笔画了几个小图样,为了不放过这个小小的灵感,我又扩展思路画了十多幅草图,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油画《时代圣餐》创作。一个古董式的青花瓷盘里装着四个人体部位式的鼠标,给人太多的联想与思考,这是一次人与现代物件的碰撞,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研的反思。
五、灵感源于零乱
油画《午后的爵士》获荆州市第二届油画展金奖。
书房的书、画室的各种画具、衣物随意堆砌摆放,极其零乱,这“景观”一般对于画家的家人来说已习以为常了,可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不爱整洁的坏毛病,恰恰这种零乱有时会给艺术家带来创作的灵感或者画面感。我也是其中一位不大爱收拾的人,有时看过的书就堆放在画台上,有次吹过一曲《末莉花》后就顺手把萨克斯随意地放在了一堆很乱的书上,待我喝了杯水再回到书房时,蓦然看到一幅好有诗意的画面,但我没有急着去画,只是觉得好像还缺点什么,后来把画台移到有光的窗下,还在书堆底下放了一封家信做了点缀,这就构成了油画《午后的爵士》作品创作。作品表达了一个零乱而温馨的文化艺术氛围,一个闲暇的下午,在阳台上喝杯茶,晒晒太阳,听听音乐看看书,一个很惬意的生活画面。
六、灵感源于最熟悉的事物
油画《盛夏》获荆州市首届油画展银奖:在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们家有张可伸长缩短的餐桌,平时人少很少用到伸缩的功能,一日三餐在这张餐桌上吃饭、聊天,从来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我创作的模特。一年夏天,天很热,一家人在餐桌上吃西瓜,小孩子很顽皮,忽然拉开了餐桌,盘子、西瓜全从中间掉落了,那一瞬间给我印象很深,但绝对没有想到画画。在一年后的一次阅读,看到一幅名画使我又重新想到了那个在家吃西瓜的盛夏,这幅名画就是立体派绘画大师勃拉克的《撞球台》。晚餐时,当我再一次坐下来就餐时,我的脑海就有了一丝丝的想法,顺着这一丝丝灵感我画了一些草图,最终完成了油画《盛夏》创作。在造形上,采用了多点透视画法,把物体的上下左右都表现了出来又忽然从中劈开,这一切的宁静被打破,餐桌上的所有物体都在失重状态中飘浮。色彩上只用了黄红黑三个色来表现盛夏的炎热,白色从画面中飘出一丝清凉。左右各有一把椅子,好似一对爱唠叨的男女,西瓜已不能成为今夏的主角。
创作灵感的来源还有很多,如做梦、欣赏名画美景、阅读、聊天、甚至于上厕所。总之,灵感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源于对生活细节的思考,源于用心发现和及时把握。但然,有些说法是不能针对学生们去淡的,如灵感源于烟酒啊,源于留长发,源于看美女等,这都是个别艺术家的玩笑之谈或者个人嗜好而已。只有勤思考勤练笔的人才有机会邂逅灵感,才能创作出感人之作。
作者简介:
郑雨田,湖北省荆州教育学院艺术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