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良虎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主要包括:深刻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内容的科学论断,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强调了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根本之策的科学观点,提出了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障的科学论断。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必须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突出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共享低碳生活;完善工作格局,凝聚最强合力;坚持全程管控,构建制度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2-00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主要体现在2013年4月考察海南、5月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7月考察湖北、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等几次讲话中,以及7月底总书记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和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等文献中,综合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深刻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论断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科学总结。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无不起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大河平原,也无不是因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了文明衰落,或者文明中心的转移。
二是提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的科学论断。中国梦也是一个美丽的梦,包括美丽中国、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论断,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定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的文明高度进步状态,是既引领人类文明方向,又超越传统中华文明的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文明进步状态。
三是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说到底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这些论断大大丰富和升华了党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自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四是提出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他在三中全会上指出,“山水木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因此,他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论断既是对生态文明理论和民生理论的创新,又是对人民群众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强烈关注的自觉回应。“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的提出,已经大大超出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不再为单纯的物质追求所束缚,而是更关注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和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自然界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及后代人都应公平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共同承担起在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责任,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
五是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根本之策的科学观点。他指出,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六是提出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障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他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强调要用法治的方式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用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制度体系。为此,必须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是融合古今中外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实际上也是生态文化的缺乏。为此,应通过教育和各种宣传手段,帮助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顺应时中的生态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还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更多蕴含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积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形成生态制度文化导向,从而在发展中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突出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突出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式转变。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经济发展对碳基能源的过度依赖,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要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质量。要不断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据统计,目前我国吨煤产出效率只有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如果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的能耗量,就可产出超过14万亿美元的GDP。转变发展方式,将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倡导绿色消费,共享低碳生活。生态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消费文明。奢华的消费方式,不仅超出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超出自然界的承受界限,在加速污染环境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一系列疾病。科学研究发现,高能耗、不健康的“异化消费”,已成为人类退化的重大隐患。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更新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稀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尽快建立与环境相协调、低能耗的生活消费体系,积极倡导适度、健康、低碳、绿色等消费模式,坚决反对和抵制浪费性、污染性消费,努力从消费终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产领域,要在产业和税收政策方面扶持绿色产品生产,为绿色消费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在城市交通建设领域,要重视公交出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的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便捷地享用低碳出行;在城乡居住建设领域,要倡导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建设和装修。
(四)完善工作格局,凝聚最强合力。要遵循“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参与规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行动的基本工作格局,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合力。政府要把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基本环境质量作为重要的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企业要自觉践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尽快走上节约能源、循环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公民个人要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要积极参与制定、实施、监督、评判环保新政等工作。
(五)坚持全程管控,构建制度体系。我国的生态文明还处于建设阶段,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五位一体”的制度空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更多的含义是体制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全过程、全领域管控,构建起科学完备、运转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从源头治理来看,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健全用途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从过程严管来说,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等,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从后果严惩来看,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