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朱俞荣 许万里
[摘 要] 多花黑麦草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性,适宜在各类型土壤种植。本试验选择毕节市不同海拔的3个点对多花黑麦草生长性能进行观测研究,从而拓宽生态畜牧业建设中优质饲草来源,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不同海拔 生长性能
[中图分类号] S5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41-0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olorum)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性,适宜在各类型土壤种植[1]。在南方地区同粮食、经济作物,以轮、间、套等多种形式种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南方地区饲草料不足,增加农民收入[2-6]。由于全市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中低产田土比重大,粮食产量低,农民收入较少,亟需观测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从而拓宽生态畜牧业建设中优质饲草来源,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在毕节市选择不同海拔的3个点作为研究的试验点。
毕节市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全市境内山地、丘陵占93.30%,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高原山区。
1.1威宁县雪山镇,平均海拔为2235m,年平均气温10.5-12.8℃,年平均降雨量934.8-1443.1mm,年日照1769-2003h,无霜期209-235d。
1.2七星关区朱昌镇,平均海拔为1511m,年平均气温12.8-15.4℃,年平均降雨量923.74-1293.4mm,年日照1304-1602h,无霜期232-263d。
1.3金沙县岚头镇,平均海拔为920m,年平均气温15.1-18℃,年平均降雨量1044.4-1340.7mm,年日照1096-1346h,无霜期251-289d。
2.前期准备
2.1分别在每个试验点选择土壤肥力中等的一个片区作
试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l0m×l0m=100m2,设置3个重复。
2.2精细整地:多花黑麦草种子轻小,故播种前精细整地,翻耕土地20cm,地表土粒直径最大不超过2cm。
2.3施肥:每个试验小区施农家肥300kg、复合肥7.5kg,作为基肥。
3.试验起始时间
试验起始时间为2013年4月20日
4.田间管理
3个试验地均作浅沟条播,行距20-30cm,播种后盖土深1cm,用种量400g。播种后加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
二、试验结果
1.威宁县雪山镇试验点
开始播种时间为2013年4月20日,8天后相继出苗,5月25日开始进入分蘖期,6月20日第一次刈割,牧草留茬高度为5cm,7月23日左右进入抽穗期,8月26日完熟,生长天数约128天。100m2产鲜草净重428.33kg,折合亩产鲜草2856.96kg。有杂草出现,但无病虫害影响。具体生育期情况见表1。
表1:威宁县雪山镇多花黑麦草生长期观测
2.七星关区朱昌镇试验点
开始播种时间为2013年4月20日,7天后相继出苗,5月13日开始进入分蘖期,6月19日第一次刈割,牧草留茬高度为5cm,7月9日左右进入抽穗期,8月10日完熟,生长天数约112天。100m2产鲜草净重859.89kg,折合亩产鲜草5735.45kg。有杂草出现,但无病虫害影响。具体生育期情况见表2。
表2:七星关区朱昌镇多花黑麦草生长期观测
3.金沙县岚头镇试验点
开始播种时间为2013年4月20日,7天后相继出苗,5月13日开始进入分蘖期,6月18日第一次刈割,牧草留茬高度为5cm,7月7日左右进入抽穗期,8月8日完熟,生长天数约110天。100m2产鲜草净重957.64kg,折合亩产鲜草6387.45kg。有杂草出现,但无病虫害影响。具体生育期情况见表3。
表3:金沙县岚头镇镇多花黑麦草生长期观测
三、讨论与结论
1.生长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在我市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随海拔升高呈明显减缓趋势。
2.产草量本试验结果显示:多花黑麦草产草量与生长速度一样,与海拔高度有明显关系,随海拔升高,产草量明显增加。
3.牧草管理多花黑麦草在毕节市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中旬即可进行春播,播种后60天左右就可以第一次刈割。一年可刈割5-6次,每次刈割后每亩可追施氮肥5-7kg或尿素6-8kg,促进牧草快速再生。本试验中,三个试验点多花黑麦草生育期均有杂草出现,但无病虫害影响,表明多花黑麦草在毕节市种植时需注意去除田间杂草,增加产草量,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宝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杨中艺,余玉林,陈会智.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意大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集约栽培条件下的生产能力[J].草业学报,1995,3(4):20-26.
[3]辛国荣,岳朝阳,李雪梅,等.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冬种黑麦草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5):78-82.
[4]王宇涛,辛国荣,杨中艺,等.多花黑麦草的应用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27(3):118-123.
[5]丁成龙,顾洪如,辛红霞,等.特高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适应性及物质积累动态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1,23(5):31-34.
[6]张新跃,李元华,苟文龙,等.多花黑麦草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9,26(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