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县林木种苗培育产业开发情况的探析

2014-04-29 00:34朱月鹏吴强张云2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2期
关键词:苗子国槐油松

朱月鹏 吴强 张云2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39-02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林木种苗产业开发状况,我们深入基层,对部分乡镇的苗木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

1999年以来,随着林业“三项”工程、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乡镇千亩造林绿化点建设、公路绿化、围庄造林等一批生态农业项目的实施,栽植所用苗木需求量较1999年以前大幅度增加。为了保证造林工程所需苗木,县上采取有效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年度造林工程建设任务为依据,充分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开展育苗工作。部分农户积极响应县上的林业建设政策,有针对性的培育一些适生对路、造林需求量大、市场销路好的造林苗木,使全县造林苗木没有出现大的短缺,保证了林业项目工程的有效实施。同时育苗户在育苗的过程中,也见到了效益,为部分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全县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育苗面积有保证。2002-2005年,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的加大,全县造林面积最大,平均每年的造林任务在9万亩左右,年需苗量约3000万株左右,其中2003年一年的造林任务为16万亩。当时造林主要以刺槐、山杏、沙棘等树种为主。为了保证这样大的需苗量,县上采取国营苗圃引领、签订育苗合同、引导重点农户等多种方式动员群众大力发展育苗产业。全县每年育苗面积达到3000亩,苗木产量达到5000万株,达到了造林苗木的自给有余,有效地保证了年度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2006年以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停止,全县造林任务迅速减少,每年造林面积在2万亩左右,造林苗木需求量随之减少。为了避免造成伤农事件,县上积极引导群众压缩育苗面积,重点培育一些当地适生对路的油松、沙棘等造林树种,适当发展一些杨树、国槐等绿化树种。

2.繁育品种增多。我县苗木繁育按照“就地育苗、就近供应”的思路,2005年以前主要以培育适宜荒山造林的刺槐、油松、沙棘、山杏等树种为主。2006年以后,随着绿化工程的增多,绿化苗木的培育量得到加大,繁育品种由2006年9种迅速增加到2012年30多个,主要以油松为主,刺柏、樟子松、国槐、沙棘、杨树、速生柳、侧柏、白蜡、刺槐次之,零星繁育有垂柳、文冠果、白皮松、杏树等。

3.科技含量加大。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育苗工作的科技投入,大力推广营养袋、营养钵、营养碗、生根粉、保湿剂等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育苗质量。县上每年都要下派林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开展育苗工作,并鼓励群众育苗的时候聘请有技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采种、种子处理、催芽、整地、播种、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指导,保证出苗率和合格率。由于我县采用营养钵育苗技术比较早,技术掌握的比较全面,培育出的苗木质量好,所以县内2年生营养钵油松苗很受市场欢迎。

4.育苗方式多样。各乡镇育苗以“农户个体为主,企业育苗为辅”方式进行,实行自选树种、自找销路、自负盈亏。林镇乡2012年春引进陕西客商投资2200万元,流转农民土地1200亩,在东华池建成林木良种扩繁基地1200亩,其中建成优质核桃采穗圃200亩,樟子松、油松、云杉、侧柏、文冠果、沙棘等当地优良乡土树种1000亩,带动农民育苗600余亩4800多万株。

5.管理进一步规范。为了保证造林苗木质量,近年来我县加大对种苗市场的管理,认真落实合格证、检疫证、标签“两证一签制度”,加强产地管理和产地检疫,坚持就地育苗、就近供应的原则,严禁跨省区、跨气候带调运苗木。要求造林全部采用国家规定的一、二级合格苗,坚决杜绝弱苗、病苗等不合格苗木进入造林工地,有效地保证了造林质量。

二、存在问题

1.受舆论影响,种苗产业发展具有盲目性。2009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调研和讨论,国内各个媒体大量报道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林业建设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国家林业局榆林治沙现场会召开以后,我县申报了元城河流域百万亩水土保持林工程建设项目,群众误认为十二五期间全县的造林面积将会成倍增加,所以盲目的开展育苗工作,到底育什么苗能赚钱、育下的苗子是否有出路,育苗户心中没底,导致育苗产业的思想基础不稳固,经济效益无法预测。

2.缺乏市场调查,苗木生产不对口,个别品种生产过剩。群众对苗木市场不掌握,不能按市场需求发展苗木产业,致使苗木生产与市场脱节,经济效益无法保证。一是两年生油松苗严重过剩。2009-2011年市场上对大规格油苗子用量大幅度加大,定植大苗的群众迅速增多,市场上大量购置两年生油松苗,致使两年生油松苗的价格逐年攀升,2011年春季两年生营养钵油松苗每株涨到1.5元。受价格的影响,大多数群众开始盲目的大量发展苗木,县内油松育苗面积又一次迅速增加。据调查,目前全县群众留床油松小苗木面积达到980亩,留床数量达到13482万株,其中一年生半成品苗6655万株,两年生成品苗6827万株;再加上县内9个国营林场培育油松苗面积400亩,苗木数量达5860万株,这样全县境内留床油松小苗的数量达到19342万株.2013年上级下达我县造林任务为2万亩,加上县列的林业项目,每年的造林任务在4万亩左右,需苗量约为800-1000万株,油松苗子的需求量只有400万株左右,照这样计算,我县油松苗过剩18900万株。二是油松、国槐定植苗数量迅速增加。近两年由于绿化方面大规格的油松、国槐苗比较短缺,市场上购买价格较高,所以群众一窝蜂似的大量购买油松、国槐小苗来定植培育大规格苗子,目前全县定植的油松、国槐苗子面积达到3550亩,数量达到 1338万株,其中油松3050亩, 1127万株,国槐500亩 211万株。定植的苗子至少需要5年以上才能出售,周期较长,到出售的时候,市场根本无法预测,经济收入很渺茫。可以说,苗木大量过剩的现状,给苗木产业造成了空前的压力。销路不畅成为当前育苗农户遇到的最大问题。

3.品种不对路,苗木生产没有与实际需求挂起钩来。近几年在苗木品种上虽然有所调整,品种明显增加了,但品种单一的局面任然没有扭转,特别是绿化方面的苗子还很少,大量绿化工程用苗还需要外调,特别是一些花灌木、广场绿化树种、公路绿化树种还很少。荒山造林方面个别树种数量较大,严重过剩,刺槐、山杏、沙棘等树种的数量还有限,个别年度出现短缺现象,需要外调。

4.缺乏技术指导,良种成活率低。一方面,我县除国有林场及部分起步早的育苗大户掌握了科学育苗技术之外,大部分育苗户只是片面追求数量,对于如何科学育苗、育好苗尚在探索阶段,种植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我县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少,科技培训、良种选育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缺乏技术保障,导致部分农户所育苗木成活率较低,使成活地块存在投入不到位,幼苗长势差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强化宣传。充分发挥县内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当前林业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当前种苗生产的市场前景、发展动态、和品种需求,正确引导群众有针对性的开展育苗工作,实现县内种苗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不能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避免造成伤农事件。

2.调剂品种。一方面大力压缩油松小苗和油松、国槐等定植苗子的数量,根据市场和年度建设任务的需求,有计划地抓好以上品种的育苗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根据当地林业工程建设需要,培育一些适生对路、经济效益好、销路广的品种,做到绿化苗木和造林苗木相结合,实生苗和营养钵苗木相结合,培育小苗和定植大苗相结合,既要保证当地造林绿化苗木自给有余,而且能保证育苗户的经济收入。

3.优化服务。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成立林木种苗培育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在选种、培育、销售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育苗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用科学化的育苗和管理手段指导种苗工作,使群众真正掌握育苗新技术,保证培育苗木的质量。首先要全力抓好林木种苗生产与林业生态工程造林需求的衔接,逐步推行合同制育苗、定单育苗,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损失。对群众育出来的苗子要及时登记,县内能用的苗子县内解决销路,尽量不外调。县内用不完的苗子,要采取召开推介会、成立中介组织、与外地订单对接等方式帮助群众寻找销路,培育林木种苗市场,举办多种形式展览、洽谈会,为农民和社会提供林木种苗交易场所,保证群众产有所获。其次,要动员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林权制度改革后,分得的宜林荒山荒坡及弃耕地,撂荒地,25度以上坡耕地,大力定植培育大苗,增加经济收入。

4.规范种苗市场。要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加强执法检查,整顿林木种苗市场,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违法行为,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步入规范、法制化轨道。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引进、组装和应用科技成果,在优化品种、品质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林木种苗科技含量,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降雨量和立地条件,按照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调度,全面加强良种推广工作。

5.转变经营方式。国有林木种苗基地,要加大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力度,积极探索企业化和工厂化育苗方式,鼓励兼容多种经济成份,采取合作、合资、租赁、兼并等方式,实行“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指导一批有特色、区域化、大规模、专业化的苗木生产基地,在品种上实现多样化,在规模上实现基地化,在布局上实现永续利用。

作者简介:朱月鹏,男,汉族,(1964.10.10-),甘肃宁县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大专文化程度。现任华池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先后获省政府“全省国土绿化先进个人”,市委、市政府“全市天保二期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县委、县政府“十佳知识分子”,“十佳领军人才”,“优秀科技人员”,“优秀共产党员”,“技改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的《油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三北局优秀科技项目三等奖,县科技推广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猜你喜欢
苗子国槐油松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艺术百家:刘晶晶 苗子烨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咏国槐
苗子的“调皮”
首善街的国槐
麦哈乐对国槐生理生长影响的研究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