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及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综述

2014-04-29 23:46张诚朱艳阳
时代金融 2014年20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决策

张诚 朱艳阳

【摘要】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从信用的内涵,企业信用的分类、构成与特性,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以及演化来揭示企业信用的基本运行规律以及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一系列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与决策防范。

【关键词】企业信用 风险 评价 决策

信用是联系一个社会关系的纽带。自从人类的诞生开始,在原始部落与族群中便有了信用的链接,人不能离开信用而独自生存。但是人类社会对于信用的理解和信用风险管理确是形成相对较晚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主体-企业的信用与信用风险管理更是不完全成熟。因而,如何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背景下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环境中理解企业信用的本质含义以及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与决策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信用的内涵

信用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信用的定义有所差异。远在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理、智、信”把信跟其他五种品德一样作为君子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基本要素。西方最早可能来源于古罗马法中的Fides,Fides意思是“相信他人会给自己以保护或某种保障,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1]英文中的信用“Credit”把信用解释为“指一方(债权人或贷款人)供应货币、商品、服务或有价证券,而另一方(债务人或借款人)在承诺的未来时间里偿还得交易行为”[2]。《牛津法律大辞典》将信用Credit解释为“为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或者是“一方是否通过信贷与另一方做交易,取决于他对债务人的特点、偿还能力和提供的担保的估计”[3]。《布莱克法律辞典》把信用解释为“信用就是诚实、守约以及因此而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其核心涵义是一个人具有代理人品格中所包含或要求的关于信任、信赖和谨慎、善意、坦诚的品格”[4]。姚益龙(2004)[5]认为信用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redere,意为信任,但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信用被使用到了许多领域,意义发生了内涵和外延,如在企业信用方面,涵盖了企业的购买、生产、销售等环节。在汉语文献中对信用也有类似的解释,我国出版的《辞海》把“信用”解释为“信任使用”、或者“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它的信任”、或者“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可以看出,信用是从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领域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活动领域,人们的交易行为的基础就是信用,信用经济孕育着经济行为的发生和经济行为的结果。

二、企业信用的分类、构成、特性

企业信用的分类:一是按照信用的主体分为国有企业信用、民营企业信用、私营企业信用等;二是按照企业信用的客体分,企业信用分为商品信用、劳务信用、货币信用;三是按照企业信用的载体分为口头信用和合同信用;五是按照企业信用有无担保分为企业担保信用和企业非担保信用;六是企业信用按照用途分为企业生产信用、流通信用、消费信用、信贷信用等;七是企业信用按照当事人信息掌握程度分为对称信息企业信用和非对称信息企业信用;八是信用按照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企业长期信用和企业短期信用;九是企业信用按照发生地域的差异分为国际间企业信用和国内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的构成一般包括企业信用的主体、信用的客体、信用的载体、信用的内容、信用的方式等。企业信用的主体是指信用行为关系的涉及方,它一般是指具有独立民事能力的个体或者法人;信用客体是指信用行为的对象,如商品、货物、劳务等;企业信用的载体是指信用行为履行保证的承载体,它可以是一种口头承诺或者是一种书面的要约,前者依靠人们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准则或者道德规范予以实现,后者则是通过法律、法规、准则等来保证其实现;企业信用的内容是依附于信用载体上的语言、具体条款和释义,交易的当事人通过信用的内容来明确规范它们的权利义务;企业信用的方式是信用当事人信用交易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企业股票、企业债券、企业信托、企业借款、企业赊销、企业担保、企业抵押等,不同的企业信用方式具有不同的企业信用内容。

企业信用具有契约性,即是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在各方共同同意的基础上达成有形的契约(书面协议或者合同)或者无形的契约(口头的承诺),来保证各方未来权利义务的履行和实现;在主观上,契约的各当事人同意并且愿意遵守信用承诺和履行信用义务,在客观上,契约的当事人应具有履行信用义务的能力。企业信用具有风险性和收益性,因为企业信用是对未来行为的预期保证,而未来事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对企业信用的约束性法律、道德规范也具有一定时间性和地域性,随着时间推移、地域的改变而可能发生变化;企业风险与收益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有风险一般就有收益,这种收益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在企业信用收益中,一般分为企业经济收益和道德收益,我们也可以把企业信用经济收益称为企业信用的物性,即它可以带来一种物质上的收益,而把企业信用道德收益称为企业信用的心性,即可以带给人们对企业的一种道德评介和精神性收益,这二者构成了企业信用所追求的期望价值目标。

三、企业信用的起源及其风险衍生

从人类史观来看,企业信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行为的规范约束条件和准则。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描述的经济活动行为: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进行“物——物”交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为了交易的方便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发展则出现了一般等价物,这种交换则变成了“物—一般等价物——物”;天生适合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的出现则为人们更加顺利地、快捷地进行交换提供了更好的媒介;纸币的代替金银等贵金属则是人类一种天才式的发明。在这些发展过程中,由于交易媒介的变化,人们对交易信用的要求趋向于复杂化和高级化,也是从原始信用——初级信用——企业信用(硬信用、软信用)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电子交易和企业电子兑付的虚拟化使得人们对交易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出现了从事企业信用评估的组织机构。

许多学者认为信用起源于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随着个人、群体、部落等之间的借贷关系产生而出现。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运作体制的时间较早,这些国家有相对成熟的微观信用及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宗教的、法律的、道德的支撑体系,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信用及信用风险研究更侧重于宏观方面,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研究信用与信用风险防范的人物及学者较多,包括西方国家的总统、议会、金融机构、评级机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各类专家教授等等。

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把对企业信用的研究与商品货币的循环、企业及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企业信用是借贷关系中的一种信任,他认为企业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6]。马歇尔(1924)(《货币、信用与商业》中阐明了企业信用的发展历史、原因以及对商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等因素对企业信用的影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巴尔本认为在商业社会中人们可以凭借企业信用像货币一样购买商品,到期后才返还款项,企业信用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对方的评价。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与其说收益、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信用、诚信、正义是这种基础”[7]。

一些“企业信用创造论”的西方学者认为企业信用可以创造财富、繁荣经济,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约翰·劳(John Law)认为货币代表一个国家的财富,货币增加,可以增加就业,从而增加一国财富,而企业信用可以创造出货币,企业信用的增加可以增加一国财富。麦克鲁德(Henry Dunning Macleod)[8]在The Theory of Credit《信用的理论》一书解释了银行不只是发行发行货币和从事货币借贷行为的机构,而且是企业信用的创造者和生产商,货币就是信用、企业信用创造资本。亨利·桑顿(Henry Thomton)在《大不列颠票据信用的性质和作用的探讨》一书中论述了企业信用与经济增长、企业信用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扩张企业信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紧缩信用可以导致经济萎缩,但是过分的扩张信用就会带来经济危机,他的企业信用理论直到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9]的企业家理论提出了信用制度是企业实现创新的经济保证,银行通过提供信用贷款,企业家通过获得信用资源,实现新的组合,把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引向新的创新用途。

一些“企业信用调节论”的西方学者认为企业信用制度可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出现,可以调节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矛盾,社会需要扩大信用体系范围,促进经济增长。英国著名金融学家霍曲莱(R·G·Hawtrey),他认为短期利率调整可以控制现金余额的变动,现金余额的变动可以引起信用的扩张与收缩,企业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引起经济周期的变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引起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随着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陷进、货币供应不足等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投资需求不足;那么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了“廉价的货币政策”——扩大企业信贷、增加货币供给、降低银行利率,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约翰·希克斯(Hicks,John Richard)提出了在《经济史理论》中描述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法律、法规、信用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他把企业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两种,企业商业信用产生于实物的委托销售买卖中,而企业金融信用产生于货币的借贷行为中,风险越大则利率越高;为了保证企业信用的正常运转方法有:法院的司法判决、担保制度,银行就是信用担保制度中的核心运作机构,通过信用吸收或者发放贷款,以及衍生出保险业、债券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经济环境中的各种单位元素。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认为中央银行的信贷货币政策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构建了信贷机制运行的时效模型:

中央银行?圮商业银行?圮资本市场(企业)?邛投资市场(企业)?邛消费市场(企业),信用关系是每一个环节顺利运行的保障。

随着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特别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熟,还有一些西方学者把对企业信用系统与企业金融系统、企业信息技术系统、企业运作系统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Anthony(1990)[10]把企业信用分为先现代企业信用机制和现代企业信用机制,他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认为“pre-modern conditions of trust”是建立在亲属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而“modern conditions of trust”是建立在现代企业金融系统以及技术系统基础之上。Arrow(1999)[10]认为企业信用是企业之内和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离不开信用元素的参与,信用对企业的各方面运作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信用也是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

在近20年期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信用风险事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比如上世纪90年代年世界闻名的金融企业——巴林银行因信用风险而倒闭、美国的长期资本公司因信用风险而破产,21世纪初安然会计丑闻事件也是因为信用风险所引致、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也是企业信用风险的连环效应所产生的,这一现象说明了西方国家的宏观和微观信用机制都存在着巨大的优缺点。

四、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与决策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一)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

1.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又称为Z-score模型,是一种企业财务指标预警模型,最早有Altman提出。该模型包含5个企业财务比率变量,这5个财务变量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Z-score模型可以预测企业破产或者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根据Z值的大小来确定企业风险的大小;Z值约大,企业风险越低,相反,则企业风险越高。Z-score简化模型如下:

Z值=W1·R1+W2·R2+……+Wn·R2 (2.1)

其中W1,W2,……Wn是各个财务比率变量的权重,R1,R2,……Rn是各个财务比率的大小。

国外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难以取得,所以该模型难以被运用在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评估中。

2.多元Logit回归模型:多元Logit回归模型克服了多元线性模型的严格假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可以是非线性关系。

Logit回归模型的算法的表达式:

Ln[p/(1-p)]=A+B1X1+B2X2+......+BnXn+u (2.2)

或者p(Y=1|X=Xi)=1/[1+e^(A+BiXi+u)] (2.3)

其中p为企业风险概率判别;X1、X2、……Xn为影响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一般为企业(财务)数据;A、B1、B2……Bn为回归系数,可以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求出;u为误差项。

同样,国外公司的各项真实财务数据难以取得,所以该模型难以被运用在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评估与决策中。

3.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Probit模型):Probit函数模型与Logit函数模型近似,主要区别在于Probit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同,Probit模型假设函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另外Probit模型把p值=0.5作为判别的基准点,当P>0.5时候,则认为企业信用风险事件将发生,当P<0.5时候,则认为企业风险事件将不发生。

同Logit函数模型一样,国外公司的各项真实数据难以取得,所以该模型难以被运用在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评估与决策中;其次是Probit模型对于因变量呈标准正态分布积分的假定与现实可能存在差异。

4.CreditMetrics模型:它是经济管理学界最流行的企业风险计量模型之一,CreditMetrics的主要思想是将信用评级概率变化(信用风险概率转换矩阵)、不同信用等级资产(贷款)现值估价、资产组合的收益均值与方差三者联系起来,并利用VaR模型求解资产(贷款)的在险价值。

该模型的缺点是信用概率转换矩阵值因评级机构的差异而取值不同,而且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覆盖率较低,不能涵盖国外所有企业,它们一般只会对少数大中型企业做出信用等级评价,这也是我国出口企业难以运用该模型的主要难点。

5.MKV模型:它是穆迪公司用于测算信息公开企业的违约点EDF、违约距离(DD)、违约概率的一种算法。MKV需要的已知参数条件较少,获取相对容易,虽然迭代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是运计算机运算得出结果较快。MKV算法将在第四章中被作为模糊评估的辅助模型将被详细介绍。

6.模糊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是模糊算法与神经网络系统结合起来,运用神经网络系统输入层、输出层的结果推算隐蔽层(中间层)风险概率的权数大小。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具有非前定线性或非既定函数分布、容错能力强、自我学习等的优点;但是如果要得到理想的神经网络系统,需要人为地进行多次调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模糊神经网络的测试需要输入层和输出层的大量数据,目前我国出口企业信用证结算缺乏欺诈风险数据现状而难以达到要求。

7.模糊概率评估(FAHP):FAHP对违约概率的评估主要是应用在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时,评估人利用信息搜索技术获得的一些残缺信息提交相关的专业人士,根据信息资料的模糊风险隶属度原则求解风险大小。由于此方法常用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且它容易将非定量信息转化为定量数据处理,所以是解决我国对外贸出口企业实际操作中风险评估的较优方法。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决策方法及其优缺点

1.决策树方法:决策树方法是对比不同的方案的期望值而形成的树状结构,该结构简单和清晰明瞭,条理性强,不需要太深厚的专业知识。决策树结构图示一般如下:

图2.4 风险决策树结构图例

决策树的分析方法适合几种方案的对比择优决策,往往是一个参与者的自身行为选择,而与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无关;而企业国际结算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所以不太适合我国出口企业的结算风险的决策分析研究。

2.蒙特卡罗模拟的决策方法:蒙特卡罗分析方法最初是起源于法国科学家普丰投针计算圆周率的一种实验方法,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合数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模特卡罗模拟仿真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经济社会中,为科学预测和决策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实验者首先需要知道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函数,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产生一系列的随机数,然后利用这些随机数计算出风险收益的均值大小,决策者然后根据相关结果做出决策。这种方法对于已经知道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但是对于我国企业的出口信用证结算业务,至今未有任何机构统计出其欺诈风险概率分布情况,因而也不能据此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系列的随机数进行测试实验。

3.博弈论:博弈论是现代管理学的一种常见的决策方法,由于博弈方法摒弃了过去传统的一些决策方法的弊端,即传统的决策方法往往是单一主体的决策,而忽略了其他参与主体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企业博弈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现实或者假设条件下,博弈的企业间相互竞争与合作,企业间博弈的收益是建立在博弈的要素和策略选择基础之上,不同的企业博弈要素结构、博弈空间、博弈的最终收益均不相同,企业主体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做出有利于自身收益的优化决策行为。

五、总结

企业信用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本文从信用的本质含义以及企业信用的分类、特征,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于传播说明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传播性等特点。利用现代风险管理理念与技术,总结了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常用七种方法以及信用风险决策的三种常见方法,以期我国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能够有所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意]朱塞佩·格罗素: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页.

[2]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4.

[3][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4]布莱克法律辞典.英文版,西方出版公司,1979.

[5]姚益龙.转轨时期企业信用博奔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2期.

[6]《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pp:389-390.

[7]亚当·斯密 (Adam Smith)、 谢宗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04.

[8]Henry Dunning Macleod.The Theory of Credit.London,New York,Longmans,Green,and Co.,1889.91.

[9]熊彼特,孔伟艳,朱攀峰,娄季芳著.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北京出版社,2008.09.

[10]Anthony G.The consequences of modem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Arrow K J,Frank H.Notes on sequences economics,transaction costs,and uncertainty[J].Journal of Economics Theory,1999,86(2):203-2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基金编号:13YJC630218)、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金编号:Q20132603)。

作者简介:张诚(1977-),四川仪陇人,博士,现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朱艳阳(1968-),湖北襄阳人,博士,现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风险决策
扬州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企业信用修复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涉军”企业信用评论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