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出路探析

2014-04-29 22:50靳海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

靳海科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其就业形势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分析梳理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原因,提出当前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0-0130-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高等教育事业也在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了大众化教育的宏大愿景。高职毕业生人数大幅攀升,就业难问题也日趋明显,引人关注。

2 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根源分析

自我定位模糊,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高职学生就业观念虽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与传统观念相比加入了不少时代元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转变,其群体的就业和从业观点仍相对落后,停留在过去的窠臼里: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学生,自己的能力高,同农民工尤其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工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自己应该选择体面的有地位的工作岗位,对自己所要从事的岗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适合自身的优势等方面,缺乏全面的衡量考虑;还有不少高职大学生眼光只关注一、二线城市的招聘岗位,而对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招聘岗位不屑一顾。结果造成有的高职生毕业即失业,或者就业后无法适应岗位要求而频繁跳槽,成为职场的漂流一族。

就业择业自信不足 目前社会上出现“学历高消费”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出现个别用人单位招聘门卫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雷人现象,高职学生在此不正常现象下成为就业市场弱势群体,社会认可度较低。他们参与用人单位职位招聘时,不少用人单位往往拒收其求职简历,使高职学生在参与岗位竞争时,自信心备受打击,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极弱,而是听之任之,消极懈怠;即使个别比较优秀的高职生进入求职面试,如突遇临时无准备的问题就心慌意乱、自乱阵脚,不但没有把自己的亮点全面地展示给招聘单位,还会对以后的就业竞争、职位招聘产生消极的影响,自信心被进一步销蚀。这些求职经历使高职学生抱怨多,积极进取想办法、找出路少,就业心理障碍成为跨不过的坎儿。

缺乏自立精神 在择业及求职过程中,个别高职毕业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就业市场中来,去考察市场需求,市场的发展动向、自己专业的需求状况,没有分析自己的素质能否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岗位,主动出击,找出路,想办法,而是坐而待之,把就业希望寄托于学校的就业部门,渴望政府的就业主管部门给出路,给优惠政策,希望家庭找关系,靠家长去四处奔波来落实自己的就业,不主动地出击创造机会,成了十足的“傍傍族”,一门心思地把自己的就业寄希望于别人,希望走捷径,结果导致自己在择业就业中处于劣势。

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大学生的素质与整个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仍需自身加强学习,进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培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不足方面主要表现在:高职大学生专业知识不牢,专业知识素养欠缺,专业课的社会实践课时较少,实践课流于形式化,不能有效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信息整合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新技术及创新发明能力等综合素养上,不少高职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仍然不尽如人意,仍需提高。这与高职学校课程设置和就业市场实际脱节有密切的关系。

3 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多渠道开展正确就业意识教育,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就业观 正确的就业意识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尽早开展,有计划,有步骤,从高职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天就开始,就业课要详尽介绍专业的设置情况、课程的具体内容、学科特色、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学校的培养方式及实践时间,以及毕业生的入职情况和反馈信息,让高职学生早日了解自己及所学专业内容和发展前景,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进而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树立符合国家和社会认可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就业意识。

当然,还要有序、渐进地教育学生,对自身要有全面的了解: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尤其是自己的特长,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要求,找出最佳契合点,并结合技术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术,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进入职场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学校可以实行就业导师制,导师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要求和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定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就业观。

技能比赛常态化,提升职场自信心和培育自立精神 社会就业形势很严峻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高级技术人才供不应求。高职毕业生如具有很强的实用的专业技能,在就业中适应市场需求,其就业就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其积极进入市场的自信心和自立精神就会大大增强。高职院校在专业课实践环节,依据课程特点和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开展职业技能大赛,邀请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感受技能提高的力量,自觉加入到技术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到技能大赛活动中来,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就业自信心和自立精神得到提升,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顺利就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研究市场对岗位要求及相关职位的市场走势,尤其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发展特点及重点领域,及时反馈到学校。学校研究最新市场信息,调整专业课程甚至专业的增删,对专业知识要跟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最新需求,及时有效地增添最新的专业知识。当然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教材编纂委员会,由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组成,亦可引进校外专家学者,共同优化学科内容,使学生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培育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占领就业市场的制高点。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专业课更新、提升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常规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演讲,学习名人名言及名人轶事,开展微公益活动、学雷锋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融入社会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顺利穿越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

开拓新的就业方式,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 产学双赢共进步才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要精心选择实习单位,使学生踏踏实实地实习,认认真真地找差距,仔仔细细地总结经验教训。教师要参加实习指导,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花架子,与合作单位一起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开展补充性和提高性的培训,使课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学生及对口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探索开展校企订单就业培养人才模式,实现校企订单培养、订单就业,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景师.基于职业就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86-88.

[2]武雪周.高职院校就业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3]柴福洪.高职就业教育浅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就业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