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
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要求,对培养和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进行思考和实践,旨在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工作效率,为幼师生今后从事的幼教工作奠定良基础。
幼师生 语言专业素养 培养目标 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幼儿园相对于其它阶段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笔者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角度谈了培养和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思考,目的是使其能尽早成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一、了解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新语言观
任何一种教育的过程都贯穿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即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它们对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作用。新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观提出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新要求。
目前对我们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产生指导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观念:(1)完整语言的观念;(2)整合教育的观念;(3)活动教育的观念。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在学前期,语言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样的效果,促使学前儿童的语言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所必须了解的问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4个主要部分。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类型
幼儿园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促进他们语言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载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1)谈话活动;(2)讲述活动;(3)听说游戏;(4)早期阅读活动;(5)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随后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在交流和运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指导思想,基于此,我们更应该明确新形势下对幼师生的基本要求,研究培养和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二、明确《纲要》《指南》背景下幼师生的语言素养培养目标
(一)基本技能
1.具备用标准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掌握发音要领,具备说好普通话的能力。掌握词汇的基本知识,能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能力。
2.掌握朗读、复述、讲故事、交谈等技巧,具备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
3.掌握倾听技巧,养成耐心、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提高理解、判断、概括、记忆等逻辑思维能力。
4.掌握阅读欣赏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欣赏习惯,具备较强的分析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
1.使用较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
2.日常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节奏和谐,语调生动。
3.口语表达充分考虑儿童特点,情感充沛,语言贴近幼儿心理,语气、表情、体态经常根据具体情况变化。
4.教学中善于听辨、理解儿童的发言,学会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课后善于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
三、探究培养提高幼师生语言专业素养的策略
(一)整合学前专业语言文学类课程设置
目前,高专学前专业开设的语言文学课程主要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师口语、幼儿文学、大学语文等。
从课程的设置看,从教学的不同角度基本满足了学前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但是,根据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现代新语言观的要求,幼师生语言知识的理论程度还需加宽、加深,本着“课程价值上要博,尽可能让学生基础宽厚”的原则,建议开设“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课程。从课时考虑,可以把现代汉语与教师口语中的语音知识进行整合,既能使幼师生对母语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又能突出教师口语课专门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特点,重点培养和提高幼师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水平,使学生掌握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
(二)构建学前课堂教学语言培养模式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应把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口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而不能离开这两个中心去谈幼师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观察研究,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懂得“怎么学”,而且学了“会用”,进而达到“会教”的程度。课堂上按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三个步骤进行,其中贯穿着“关注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能力,理解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开启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创新,激发学生的灵感”的指导思想。按照发现现象——研究特征——总结规律——指导实践的思维规律进行。再通过合作学习,扩展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会倾听和评价的技能。
(三)训练技能,掌握幼儿教师语言表达技巧
1.普通话训练。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幼师生首先要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具有流利的普通话听说能力。结合普通话辅导与测试,强化普通话的辨音和表达能力。组织绕口令、演讲、讲故事、幼儿文学朗读比赛、儿童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2.说话思路训练。可通过口头缩写、扩写、改写,写发言提纲来进行。
3.快速组织语言训练。问题抢答,即席发言、会话、口头复述、口头作文、辩论、幼儿园教学情景模拟,等等。
4.培养语感的训练。学生通过美文诵读分析,培养语感,同时活跃思维,提高观察、感受、理解、鉴赏的能力。
(四)开设专题讲座,了解前沿信息
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介绍国内外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新动态,激活学前专业的课程改革,培养幼师生适应幼儿教育的新形势,同时也体现出幼儿师范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引领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
(五)做好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总结
每一次安排的见习、实习,都是积累“临床”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帮助幼师生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反思,把教育实习的感悟提升为今后的教育智慧。见、实习中把以下几方面作为重点:
1.如何处理教学语言与幼儿心理年龄特点之间的关系 。
2.了解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3.了解幼儿教师营造语言运用环境的方法。
4.了解幼儿教师灵活机智的教学语言的作用。
幼师生通过有目的的教育见习、实习,写成总结性的教学反思材料,不断地积累早期语言教育经验,不仅会促进自己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尽快成为称职的幼儿教师或幼儿园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幼儿师专培养学生语言素养,提高从教能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