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高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新途径

2014-04-29 19:47刘珺赵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10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高职

刘珺 赵峰

摘 要 高职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和采集的有保存价值的一系列资料,高职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基础性工作。阐述高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分析高职档案管理规范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高职;档案管理;数字化档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0-0067-02

高职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和采集的有保存价值的一系列资料,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是院校基础性工作。《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要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等学校工作的重点,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用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其它工作的同步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新时期高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高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对于维护高职教学管理新秩序、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打造学习型高职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一方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列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国家对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要求高职将传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路线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线。而做好档案管理,则有利于高职保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不断夯实档案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需要。大力进行教学与理论研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在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更加夯实教学环节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稳步发展。做好档案管理,才能够发挥好高职“资源库”的作用,提高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对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便捷的条件,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

2 高职档案管理规范化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强 在高职档案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大、材料杂乱现象突出。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目到应用,档案工作人员不能够做到“应收尽收”,许多有价值的档案不能够及时被档案管理部门采集与归纳,导致档案资源的流失。在分类与编目过程中,不注重科学分类和系统排列,档案编目缺少层次性,对档案分类的范围、时间、渠道等要素规定模糊,编排混乱,组卷逻辑不清,装订不够规范等问题仍然突出。在档案的保存阶段,资料的规格、格式、数量等方面缺少统一和标准化的要求,使得人为因素造成了档案资源流失和破损。

高职档案制度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是制约高职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因素,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制约着其职能的发挥,造成了档案管理过程中人浮于事的问题。当前,许多普通高等院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归档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但是由于许多高职院校认为档案管理是学术型普通高校的事情,而自己的工作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重心是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不重视,档案职能部门难以行使职权,责权不分、责权交叉现象严重,缺少有效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同时,由于对档案管理的轻视,各部门间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也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了档案收集材料的数量与质量。

档案服务的缺失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应该为全社会的档案利用提供便捷的条件,广泛探索档案的公益化使用。可见,档案收集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不但要使档案服务好高校,更要服务好全社会。而当前许多高职在工作过程中,将档案管理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手段,工作被动性较强,强调“突击型整理”“突击型归档”,一旦归档后,档案资源便“无人问津”,没有发挥好档案对于学校全局工作的“助手”作用。

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是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数字化档案摒弃了传统纸制档案的媒体、空间、时间的限制,以数据库为基础、以信息、系统、控制论为导向,实现档案资源的高度整合。但是,当前许多高职并没有将信息化系统全面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手工方式对档案进行管理,思维观念还停留在纸制库藏阶段,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的主动性。不能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档案管理工作。

3 高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档案管理的流程化 实施流程化的管理是高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第一步,只有实施流程化管理,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强调档案管理的基础性,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与系统性。首先,在档案收集阶段,应积极与学校教学教研、学术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相对接,能够做到“应收尽收”,对档案资源进行准确的鉴别,把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到档案库中。其次,在档案分类阶段。要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进行准确的分类与编目。组卷要规范、合理,符合标准要求,文件编排有序,确保档案的排架合理,案卷有序。第三,在高职档案的成果保管阶段,要不断完善档案资料规格、格式、数量等方面的标准,规范立卷、标题、目录等重点工作,延长档案管理保存周期,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档案霉变、褪色、污损、虫蛀等现象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档案管理的制度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整章建制。完善《档案管理办法》《档案保存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促使档案工作的合规化、标准化、现代化。排好时间节点,做好“保管期限表”,确保高职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借阅、利用和保密等环节的“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要健全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制度。结合流程化管理,实施“过程监督与激励”,用制度的约束力规范档案管理人员行为。将档案的收集、分类、利用等指标进行量化细分,针对“收集、整理、保管、鉴定销毁、统计、借阅利用、保密”等环节,做好KPI(关键指标测评),出台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量化绩效薪酬办法》等系列以KPI绩效为核心的薪酬管理,在高职探索实施档案管理人员的“计件工资”,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活力。做到档案管理“事前有计划和标准、事中有检测与监管、事后有验收与评价”,将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薪酬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从而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档案管理的服务化 新时期,“服务化”是高职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首先,档案管理要突出为教学与学术研究服务。长期以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术研究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而新时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则是提高高职院校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档案管理要协调与同步,不但要注重在教学与学术研究活动中收集获取档案资源,更要将以往有价值的资源对教学研究活动共享,实施“保姆式”的档案服务,为教学研究活动提供资源支撑。其次,档案管理要突出对广大师生的服务。当前,高职要适当调整和降低档案利用“门槛”,将档案管理成果惠及广大师生。要在保证密级的前提下,通过阅览、借出、回馈等方式,为师生提供使用档案的条件。例如:针对高职的学生特征,档案管理部门可为高职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从职业目标导向的角度出发,记录学生在学校中的点滴进步、获得的荣誉、技能等方面资料,为高职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探索“第三方”档案管理方式,即:将“分类-编目-保管”等工作由“第三方”社会组织去做,对档案业务链条进行整合与优化,将高职自己的核心力量用于档案的利用上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利用的效能。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未来档案管理的趋势,高职院校档案只有通过传统纸制档案向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才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方面,要注重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合规。即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做好密级的设置,禁止使用外来光盘、U盘等存储设备,安装安全性较高的防火墙与密钥,保证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接口和客户端,使其能够方便地对档案进行检索。高职院校可以为师生用户及社会用户提供一定权限的用户与密码,使其能够通过学校档案数据库调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实现数据的实时化传输与信息的共享。

总之,高职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和采集的有保存价值的一系列资料,高职档案管理是院校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的需要。当前,高职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强、档案制度不健全、档案服务的缺失、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更加注重高职档案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服务化与信息化,才能够提高高职档案管理效能,最终促进高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姗姗.高职院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1(26).

[2]关莉莉.高职院校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

[3]许昌国,李现红.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云南档案,2009(5).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高职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