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4-29 14:03韩丽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活动课创新能力历史

韩丽霞

摘要: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建议”等栏目,那么,如何利用它们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明确“探究”与“活动课”的定位、发挥“探究”与“活动课”的效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历史;探究;活动课;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43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建议”等栏目,这为我们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最佳的素材,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而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素材,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探究”与“活动课”的定位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而教育自我创新则是我们进一步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关键。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历史教师要承担起教育创新这一神圣使命,就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历史,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条条框框。

1. 实践性。“探究”与“活动课”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通过“访谈”、“调查”、“搜集材料”等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理解和巩固知识。如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参照汉代造纸工序,尝试制作一张纸,原材料不限。学生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实践中,他们懂得了最初的纸的制造流程,认识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样,就把远离学生时空的书面知识放到了眼前,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了知识。

2. 主体性。“探究”与“活动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分几组或个人单独活动,也可以通过“采访”、“讨论”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学生活动起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运作体系。鼓励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敢想、敢说、敢争的精神,从而萌发创新的欲望和激情,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3. 开放性。“探究”与“活动课”要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学生要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讨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例如:学习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后,笔者要求学生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并联系其它历史读物或影视文学作品的描绘,写一篇《我看秦始皇》的短文。学生们根据学习的内容,结合搜集的秦始皇的相关资料,展开争论,有的说是千古一帝,有的则认为是暴君,并且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让历史知识沾染上学生的个性色彩,而具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知识面对共性来说就是开放性。

4. 创造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探究”与“活动课”价值和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它为学生创造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和谐的空间。

二、发挥“探究”与“活动课”的效能

1. 充分利用“探究”与“活动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历史知识和思想教育于一体,是提高现代公民素质的基础学科。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学习“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笔者让学生收集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并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传不衰?”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进一步了解历史,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

2. “探究”与“活动课”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发展。新的历史教材,从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打造石器,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后来一位学生在班上开辟的“历史学习留言板”上这样写道:“我试着打制石器,可那石头并不好打,我的手都被磨破了,看来原始人真不容易呀。”他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真切地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在学习“盛世经济的繁荣”时,笔者让学生用泥巴模仿唐三彩做一件动物俑,使学生在感受唐三彩文化丰富的同时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师要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自己体验生活、认识社会的发展,这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

3. 用“探究”与“活动课”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科感兴趣,学生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例如,笔者办了一期“收集历史文物的展览”,这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刚一下课,他们就围着笔者问这问那,意犹未尽。“老师你看我的碗是不是景德镇的瓷器?”“老师你看我这个古钱币是什么朝代的?”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他们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究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们轻松地接受了历史知识,明白了历史规律。

此外,开展“探究”与“活动课”还必须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这样才有利于教法和学法的转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说到底还是教师教法的转变,教师只有采用新活动、新探究、新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活动课创新能力历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活动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历史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