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有效引领 拓宽作文视野

2014-04-29 10:42梁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斑羚伟人作文题

梁艳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最重要能力之一,但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的视野过窄,思路得不到拓展,所写的内容及题材处于狭小的层面。要改变此种状况,就应引导学生探幽抉微,体验生活,拓宽视野。

关键词:作文教学;视野;拓展;方法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有效地改变目前作文难的现状,其关键途径是努力拓宽学生作文的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扣住文题中关键词立意出新

题者,额也;文题,即文章之额。观人,先从额上着眼;作文,宜在题中用意。大凡写作高明之人,常于此上费心良多。鲁迅先生的杂文《文学和出汗》,从字面上看,“文学与出汗”实属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但仔细琢磨一下,“出汗”最多的是劳动者,“文学应表现劳动者的生活”这一命题则被幽微道出,令人拍案叫绝。所以说:美人当美目,妙文有妙题。在写《说习》、《也谈泛滥成灾》、《发愤读书之我见》时,我组织学生讨论文题的含义,综合学生之见则为:《说习》的主旨谈学习的重要性,《也谈泛滥成灾》的重点谈×××的危害,《发愤读书之我见》一文应主要谈“如何努力,才能使学习有成效”。然后,我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作文思维上的两点不足:一是“熟”,新意不多;二是“直”,作文思维上没有层次感。接着,我引导学生查辞书,查检、了解“习”、“滥”、“愤”的字义演变。最后,学生明白了:“习,数飞也。”小鹰经过反复的练飞后,才学会飞翔;“滥,河之源也”,河源涨水,下游成灾;“愤,怨也”,发愤读书,就是把心中的怨悱泄发出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来学习。这样,学生的作文思维一下子就被放开了,被激活了。所以,扣准文题中关键字的意义来翻奇出新既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又不失为拓开作文思维的一种好方法。

二、引导学生扣住文题的逻辑关系求新立异

人们常常说,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作文审题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应该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次地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其内蕴的逻辑关系的注释、阐发,增加文章的说理力度和思维深度。如作文题《对症下药之我见》、《也谈负荆请罪》,学生在审题时,一般都局限于成语“对症下药”、“负荆请罪”的字面意义,形成一个思维漩涡,既转不开,也转不出。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失时机地点破学生: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存在,在“对症”与“下药”之间,在“负荆与“请罪”之间有什么潜在的逻辑联系呢?顺着教师启发的思路爬梯,上到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的眼界一下开阔了,非常清晰地把握住作文题内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在作文审题时,一要把握文题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既拓深了作文的思维层面,使论证说理更缜密无隙,又可使文章在立意上翻奇出新,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挖掘文题的隐含信息求变求深

作文的题目常常让命题者“拈断数根须”,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吟”定的。因此,文题的隐含信息丰富而幽微,这就要求作文者披迹寻求,准确捕捉,并能一语道破,翻奇出新。

如作文题《梅花香自苦寒来》(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为打翻的牛奶瓶而哭泣》,仔细审题,从名句“梅花香自苦寒来”立意,首先就要确立文体,写说明文,则需运用植物学的知识按照合理的顺序说明即可。如果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则文题的隐含信息就很值得研究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一个比拟性文题,我们在作文前必须把这个比喻的本体找出来。是什么呢?诗的上句说“宝剑锋从磨砺出”,“谈磨砺”就应该是这个文题的隐含本体了。只要我们在审题时能把握住这种比拟性文题的隐含本体,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思维之锁的万能钥匙。

四、引导提炼材料,发表独家之见

1.排除干扰,准确把握材料所寓含的主信息例如,有一位女同学想报考师范学院,主考老师问她为什么报考,她笑着说:她小时候幻想自己成为伟人,但觉得不现实;后来她幻想成为伟人的妻子,也觉得不现实,最后她又决定成为伟人的老师,这是她毕生的追求。可以想象,这个普通的女学生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她所教的学生中也一定会出现伟人的。这个材料的隐含信息是比较丰富的,粗看材料,常常会被一些干扰信息所迷惑,造成学生对材料主旨的理解失误。一般人都认为“放弃幻想,面对现实”是这个材料所蕴含的主信息,因而就此立论,敷衍成文。其实,学生在把握材料信息时,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主考问这位女生为什么报考师范。女生的回答很巧妙,巧就巧在她一语道出了两层含义,其表层含义为“当教师是现实的选择”,深层含义为“教师是培养伟人的职业”。也就是说,女生答案中的主信息应该是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懂得了这一点,学生立论就可以排除干扰信息的误导,披沙拣金,从而确立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

2.反复筛选,准确把握材料寓含的多信息例如,斑羚的飞渡,材料所描写的场景是悲壮的、感人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的启迪不只是情感上的震撼,更多的是深层的理性思考:面临绝境,斑羚能生存吗?试跳斑羚的坠崖有价值吗?中壮年斑羚作为幼小斑羚的生命跳板,为什么能配合得如此默契?通过反复阅读材料,不断拓深对材料主旨的多角度认识,从而把它所寓含的多信息点都挖掘出来。如学生命的作文题:《绝境与生存》,从“死地后生”的角度,谈绝境与生存的关系;《可贵的牺牲》,从种族繁衍角度,谈个体牺牲的价值;《默契的生命跳板》,從生存发展的角度,谈配合默契的重要性。因此,对一个材料的阅读理解,不能只限于某一思维,应放开眼界,反复思考,多角度把握材料隐含的信息点。但如果能逆向挖掘一下,其意境就大不一样了。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像巴金笔下的“灯”一样,把学生的写作思维照亮,把他们的视野放大,再提炼精华,选择立意,合理布局,精心修改,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斑羚伟人作文题
读《斑羚飞渡》有感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