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华
摘要:德育“师本课程”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德育“师本课程”的研发是德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需要、德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应源于教材、基于学情、立于资源且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
关键词:中职德育;“师本课程”;研发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31-03
一、德育“师本课程”的研发背景
(一)德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需要
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对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标志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教学最重要依据的教学大纲已经改为课程标准,这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就德育课程而言,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课堂上、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构成了研发德育“师本课程”的最大环境。
国外的许多教师上课有课程大纲,却没有统一的教材,至于用什么教材教,则属于教师的自主权。但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格局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消除,教师仍然只是课程的“二传手”,扮演着忠实的使用者的角色,带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惰性,每天拿着教育的“旧船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时间越长,越不愿、越害怕课程改革。
改革绝非小事,更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只有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激活教师的能量,研发“师本课程”,才能将课程改革理念贯彻落实到位,真正产生实效。
(二)德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在其所著的《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指出,只有教师愿意,才有可能改革;教师要能改变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价值,才能发展新的技能。因此,只有教师,才能赋予课程以与众不同的光彩和生命力。课程从未像今天这样,彰显出它的价值,带给教师的挑战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巨大。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门课程与某位具体的教师相遇,会呈现出不同的课堂生态。同样的教材,甚至同样的教案,在不同的教师那里,就会有完全相异的表现:一位教师带着由衷的赞美去上,另一位正好相反,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来解读文本,第三位教师还可能把教材内容当成与价值无涉的载体,只用它当个例子。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教师其实已经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课程开发,只是很多情况之下没有将之提炼、升华,仅停留在教案上,没有上升到课程。因此,“师本课程”的研发对改变教师的课程观念、突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而真正提高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德育国家课程是公共性、基础性的课程,解决了教学的“温饱问题”,那么,教师的个性化师本课程,才能够实现“小康”。实现“小康”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成长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教师从狭隘的课堂、教材解放出来,才能把国家课程变成自己的课程,把课程特色变成特色课程,产出原创性的“师本课程”,形成别人学不去、带不走、偷不来的“课程文化”,走向更为高远的课程领域,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理念,为课堂教学创设新环境,为学生发展搭建新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教师的“师本课程”一旦开发出来,其专业发展将由强制的“外铄”转为自觉地“内发”,增强职业认同感、成功感和幸福感。
二、德育“师本课程”的内涵理解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原意是“跑道”或者“道路”。顾明远在其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课程定义为: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如果说此刻的教育是我们教育的“起点”,那么“教育目标”就是一个终点或者阶段性的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这段道路和历程就是课程。经过教师建构的课程就是“师本课程”。[1]
在传统模式下,课程是工具,教师用它把不一样的学生加工成一样的“产品”,当教育成为服务,学生成了“服务对象”的时候,课程就是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开发的“产品”。中职德育国家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4门必修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外延更是包罗万象,其范围涉及之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课程实施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伴而生,这种独特的属性决定了德育课师本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给学生开辟成长所需要的不同“跑道”。这段“跑道”的意义,绝不是知识的罗列和堆积,绝不是仅仅为了抵达目的地,因为行走过程中的每一步也是目的地。其课程价值不再是盯着分数、背诵理论,而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关注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等的培养。师生不唯目的,更享受过程。通过共同的生命体验,用主流价值观去引导,用正向价值去鼓励,激发真善美的体验,师生才能一起成为有德性、情感和能力的人。
三、德育“师本课程”的研发策略
(一)源于教材
一方面,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是说,就此抛弃教材,另起炉灶,因为德育教材是师本课程的最重要、最主要的资源,是国家严格控制的、经有关部门审定后供给学生的权威文本。不能打着研发的旗号,随意地更改和增加教学内容。况且,当前的德育教材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与职校生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案例就是来自于中职生的真实故事,教材涉及的一些原理本身的难度也大大降低,因此,仔细研读教材是研发的第一步。
有些教师认为,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对于职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恰好利用师本课程来给学生多传授些教材中没有的考试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如此,只是与师本课程的宗旨背道而驰,所以,必须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来理解,不可将教材抛在一边,另外开发出一套所谓的自己的课程。不能随意更改或增加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不能将“师本课程”与考试本位相联系,而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功能互补关系。
另一方面,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走出教材至上的误区,大胆地破立重构。一是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结合、与专业实际的结合、与学校实际的结合、与地方资源的结合。通过课程的再次开发,实现课程的特色化,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样的课程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能学会的、有生命力的课程。二是采用项目化课程、课程纲要、专题提纲等灵活的形式呈现:是专题的而不是系统的,是学生选择的而不是限制必修的,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而不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不是针对应试的。总之,是对教材的风格化处理,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当前比较热门的改革方向是项目化课程,通过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需要大量的调研、科学的改造、创意的设计,是“师本课程”创生过程中最艰难的工作。但只有迎难而上,德育课堂才有可能改变一言堂的状态,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二)基于学情
有人说今天的时代是一个信念缺失、道德滑坡、底线失落的时代。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侧面指出了当下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特征也突出呈现在学生身上。但是,我们看到的学情分析往往停留在印象式、经验式判断的初浅层次和泛泛而谈,即使有三言两语的概括也缺乏证据支持,造成学情分析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独立环节。如大家都会讲到“90后的学生如何如何”,但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其实已经是接近“00后”了,同为90后,前5年与后5年的状况能一样吗?
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情进行重新解读,从学生角度理解课程,用充满魅力的“师本课程”去打动学生、推动学生。一是要进行充分体现个体差异的背景分析,如家庭状况、父母职业、生源地、专业选择原因、职业理想、心理状况等分析。学生究竟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能力、优缺点?心理想法和外在表现究竟有哪些?二是要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起点分析,如他们究竟掌握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哪些观点看法?有什么困惑和疑难需要讨论和解决?三是要进行课前、课堂、课后的系统分析。采取的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等。总之,要充分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剖析,设计出不同于群体的独特教学方法,研发出知识与情感对接、生活与生命共鸣的“师本课程”,使之成为学生的“私人定制”。
(三)立于资源
课程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走向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课程资源不可能是全部现成的,需要一个发掘、海选、精选的过程。
一是调整角度,向内拓展。虽然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但研发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再丰富的资源,没有教师的独特理解,也会变得寡淡无味,再贫瘠的课程资源,有了教师的卓越阐释,也会精彩无限。教师在整合资源时,思想要“顶天”,行动要“立地”,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先进理念要与有效实践相结合,破解教学难点要与载体创新结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课程之中,滋润学生的生命,只有那些把自己看成是与课程融为一体,并诚挚地做出努力的教师们才能比那些仅仅传授从最新的教科书中得到的以智力形式出现的、浅显化的科学知识的教师们更能有效地与学生们交流。
二是延伸广度,向外拓展。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地区,教师应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课堂教学的营养,从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为学生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一起感受、体验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无限精彩的世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乐趣,引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唤醒他们内心成长的渴望,进而内化成自觉行动、实践于人生实际。影响力才能从课内辐射到课外,从课堂辐射到职场,从现在辐射到未来。[3]
当然,研发“师本课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从天而降的事情,关于“师本课程”的研发,需要讨论的话题还有很多,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新教育观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所以,教师应该有“我就是课程”的勇气,用心从一个个小小的课程创造开始,坚持下去,就必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必定有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朱永新.研发卓越课程.[EB/OL].[2013-07-23].http://www.china.com.cn/node_7064072/content_29475280.htm.
[2]吉尔伯特·蔡尔兹.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M].王荣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3]姚虎雄.从“知识至上“到素养为重[J].人民教育,2014(6).
(责任编辑:张志刚)
Abstract: The teacher-based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one that provides service for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epening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ould originates from the textbooks, bases on the students, and depends on the resources, which requires a lot of hard work.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teacher-based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