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彭重华 陈祖展
摘要分析了乡村与水、水文化的关系,阐述了水文化的特征及功能,论述了“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传承水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在“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应以水文化中的艺术观念、生态观念作为指导,应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保护与传承原有水文化公共场所。
关键词水文化;“美丽乡村”;景观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502-0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通过综合的改革措施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外在要求是加强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内外并举的措施,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可以说,“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乡村景观作为乡村的重要构成要素,其是乡村群众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因而,乡村景观建设的优劣也是决定“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之一。
水是大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物。在农耕时代,人类择水而居、“靠山傍水扎大营”,利用水体生活、利用水利灌溉庄稼,风调雨顺时则庄稼大获丰收,持续干旱、洪水泛滥时则颗粒无收。相应地,人们也产生了对水的原始感恩、敬畏和崇拜。即使是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也离不开水。可以说,水这一要素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及思索。鉴于人类社会发展与水的特殊关系,“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不得不重新审视水这一特殊物质以及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1水的美学特征分析
①形态美:水体本身没有形态,它的形态由容纳它的容器所决定,从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而不同形态的水体给人的美感也不同。②水声美:溪流产生的潺潺流水声,让人感到心情平和舒畅,而瀑布的轰鸣声则使人感到情绪澎湃。③动静美:水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在自然界中,湖泊、池等表现为静态的美,而河流、瀑布、溪流则表现为动态的美,静态的水很容易让人平静而陷入沉思,而动态的水让人思绪纷飞。④触感美:水给人冰凉、柔润的触感美,让人舒服至极。⑤色泽美:水本身是无色的,它的色彩靠映射周边环境、天空的颜色,由于四季的更替、天气的变化,从而变得色泽丰富、变化万千。⑥倒影美:水面能对外界环境产生倒影,虚幻的倒影更加增添了水体的迷离感、灵动感。
2 水文化
2.1 水文化的概念正是由于水体的各种功能、特征,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物质方面看,水文化记载了人们对水的认识,以及利用、改造水的实践;从精神方面看,水文化是人们从水体及其变化中得到的启迪而成为一种哲学思辩和审美意识[1]。
水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洁性、灵性、仁性、柔性、智性、才性等[1]。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分为以下7类:①水工设施类;②传统信仰类,如与水相关的碑刻、祭祀类;③行为类:如与水相关的民俗、健体活动、娱乐活动类;④哲学类:即是通过对水的哲学思辩而形成的水文化[2];⑤文学艺术类,如山水画、山水诗、科学著作等;⑥史记传说类;⑦水文化的特定形式——风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