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
【摘 要】由于进出口业务独有特征和国家市场环境变化莫测,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营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风险,如何在危机中生存,已经成为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探究了这一课题。
【关键词】自营进出口企业;经济危机;风险;防范对策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然而市场环境并不是平静无奇,自营进出口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众多风险。有些发达国家对我国进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迫使我国进出口企业主动退让市场;经济危机后国家经济逐渐复苏,欧洲有的国家债务危机重重,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动荡局面,有些地区战争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并造成了我国企业大额外债及坏债的损失;美元迫使人民币升值,阻碍了我国出口业务;国内建材、原油等产品价格的大肆提高,提高了企业生产升本,诸如此类的情况。这些情况使得我国自营进出口企业面临着重大风险,怎样预防外贸风险成为了企业管理人员、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研究人员重点思考的课题。
一、当前自营进出口企业经营现状
1.缺乏抗击风险的能力
自营进出口企业普遍都是民营企业,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最大化利润,经营模式不健全,资金短缺,导致对自营进出口企业对产品更新、升级等研究投入不足,也缺少有效地激励机制。所以,出口产品不具有个性及特色,就好比川菜缺少给人刺激的辣椒一样,失去了特色,必然会在餐饮行业渐渐失去市场,长期以往就会慢慢地被挤出市场。川菜的“辣椒”就是个性,就是致胜法宝,若没有了它,即便是凭借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严重压缩利润,也会被市场所淘汰。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对产品的视觉美感以及功能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支撑,特别是对于资源匮乏的小型对外贸易企业来说,有了创新才有了竞争的实力,有了“发言权”,也就拥有了市场,也拥有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2.缺乏风险的内部控制意识
一直以来,自营进出口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未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其性质为人造系统,人类在使用内部控制时根据自身需求来确定其功能,但是我国内部控制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大多数自营进出口企业都处在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习惯于行政指挥、领导说了算,机构领导多数由专业技术水平较好的人员担任,技术比较过硬,但是缺少对管理方面的专门培训,不注重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往往以强调灵活性、便利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另外,有的自营进出口企业不注重对国外客户的信用管理,忽略合同详细规定。在贸易过程中,企业最好对客户的信誉情况进行调查,即使是老客户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不能由于以前的信用记录较好而不实施审查。此外,我国自营进出口企业内部控制缺少监督制度。内部控制机制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并未贯彻落实,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缺乏合理的外贸发展模式
世界金融危机出现以来,自营进出口企业长期实行“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性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由于订单数量的骤然下降,我国自营进出口企业纷纷陷入停产甚至破产的困局。近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已先后遭到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泰国、欧盟、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欧盟、韩国对我国瓷砖曾征收最高达69.7%的反倾销税,而印尼对我国陶瓷餐具征收的反倾销税更是高达87%。2013年7月份,巴西贸易保护局发布公告称,将对我国未上釉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指控倾销幅度为每平方米15.50美元,欲征收264.1%的惩罚性关税。2013年7月29日,巴西公布陶瓷餐具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巴方将从7月30日起,直至终裁前,征收高达每公斤1.34至4.66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据计算,此次初裁就将使案件涉及金额高达7000万美元,逾千家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严峻的经济形势不仅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造成企业破产,引起失业率大幅上升,使得我国社会不安全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企业长期实行的“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4.缺乏预防贸易摩擦的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随着我国企业及产品的转型升级而逐渐多样化,针对的产品也渐渐地从低端上升到高端,更有甚者已经涉入到了未来战略性产业及未来的市场领域。例如,欧美国家多我国光伏产业启动了“双反”翻查,就是一个特殊的案件:以前我们与国外产生贸易摩擦的产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随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数量及质量越来越提升,与发达国家重合领域较多,对于我国高端制造启动的贸易调查也越来越多。贸易摩擦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的伴生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
二、应对自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发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法规的作用,深入探究WTO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经典案例的分析,借鉴我国已经裁决案件的经验教训,从而灵活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法律保护手段。针对那些进口数额较大、涉及倾销的国外产品,尤其是深刻影响到我国基础产业的国外产品必须坚决立案,迅速接入,使得那些遭受到经济损失的产业第一时间获得法律救济。同时对国外企业启动的反倾销审查程序,必须加快反倾销案件年度复审、月审复审的速度。加入WTO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协商、行政审核、司法诉讼逐渐增多。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必须高度重视与WTO有关机构的沟通交流,注重反倾销国家的行政审核、司法诉讼、贸易争端以及法律人才培育等等事务。
2.加强进出口产品市场的监管
当前我国很多自营进出口企业为了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并未如实进行外贸或工商登记,这无疑是增加了市场运营风险。当前国际上工商登记管理机制不健全,常常出现虚假资金、虚假信用、虚假登记等现象。我国企业必须尽力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与资质的公开机制,构建合同信誉公示机制,消除不对称信息。我国工商行政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及时线索发现机制,使得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增强调查取证能力,不断加大监督力度。
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
开展品牌战略,促进出口品牌建设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关键途径。这主要是由于,品牌是企业的标志与形象,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动力,拥有品牌即是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导权。实行品牌战略,促进出口品牌建设进程,是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对外开发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营进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保障。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由于并未真正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注重品牌建设。自营进出口企业要想长期立足于国际市场,必须尽力谋求发展,这必须依靠企业综合实力、产品竞争力,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品牌竞争力。品牌即是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售后服务,因此才能吸引消费者。另外品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销商的风险,提高了获利把握,打造了一条通畅的销售渠道,进而越来越多的经销人员愿意代理改产品。这样无疑是进一步使得企业凭借品牌产品优势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并争取到了市场主动权,从而获取长远利益。
4.加强合同管理,审慎合同签订与执行
合同是国际贸易的核心,它的签署明确了贸易双方的合作关系,是合同双方履行合约的证据,也是经济赔偿、贸易纠纷、取得合法利益重要的凭据。所以,防范合同风险是防范进出口业务风险的核心。首先,必须严格审查合同对方的资质;其次,详细明确各个层次签约人的权限,重点审查;再次,必须全面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理,具有操作性;第四,必须适时追踪监管合同履行情况,防止对象利用合同中某项条款的变更进行违约或欺诈。另外,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合同登记机制,原版合同必须存档,预防以后出现纠纷时能够提供有效证据。
5.完善进出口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会计信息能反映出出口业务管理的全过程,也能反映出自营出口业务企业对外业务的流程和具体状况。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必须积极依托企业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能够确保业务各项资源(特别是经济层面)的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信息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趋势,因此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对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在系统内设定权限管理,每个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职务岗位在权限内完成,实现对业务工作、资金使用、内部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财务信息的产生、收集以及利用流程,制定基于人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人的操作。从而助推财会信息化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的风险。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自营进出口企业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自营进出口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际市场风险、合同风险、法律风险、客户风险等等各方面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不同的风险采用有效的对策,化解风险,避免经济损失。另外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只有这样自营进出口企业才能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
[2]杨丽华,尹少华.新形势下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1(04)
[3]刘燕.浅谈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贸易结算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J].现代商业,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