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摘要】本文拟从“潜台词”中教材的设计思想作为文章切入点,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作为研究主题,探究“潜台词”中数学教材的结构布局,明晰“潜台词”与教材知识点的关联和其对于知识点的“省略”,企图探究出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潜台词”;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教学价值
一、“潜台词”中教材的设计思想
传统教材中,教学法的处理往往是一种看似“探究式教学法”的形式,教师通常问学生一个数学问题,继而给出答案,实质上与直接进行定义和答案给予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就数学教学的起源来看,大部分数学家往往都是通过概念形成之后再进行相关性质和定义的研究,这一过程中主要进行的还是数学教材的解析.另外,就数学方法的传统研究主题和思路来看,总体上大致呈现出对数学本源的研究,进而进行价值的体现.故而,“潜台词”中教材的设计思想就应当是一个特征和个性双重价值体现的过程.
二、“潜台词”中教材的结构布局
(一)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相关知识
从“潜台词”中解读苏教版高中数学的教学价值,首先需要从其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的融合来审视其知识系统的价值.例如,《直线与方程》这一章节的教授过程中,其中斜角数学模型和倾斜角数学模型这两个刻画直线方程的模型和二者关系就得到了充分彰显;《平面向量》章节中出现阅读题,其首要目的是让高中生能够利用直线方向向量和上面的坐标点构建一个直线方程,但是其中将直线方向向量的概念也涵盖进入;苏教版必修Ⅰ中,关于“储蓄复利计算”这一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复利”概念、利息和本金的概念都进行了有效阐述.尽管这些阐述性质的概念和教学引导、材料解析、例题计算看似没有联系,但是二者并非孤立的.这些“潜台词”可以将知识点和概念与具体计算过程和材料解析过程内在联系起来,让学生构建出自身的数学思维,为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换言之,“潜台词”就是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内容却与高中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数学思维构建的桥梁.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质,理解数学内涵
“潜台词”对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教学价值的体现,还在其能够让学生彻底感受到数学的本质,并对数学内涵产生理解.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Ⅳ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针对向量平行坐标运算讲解的时候,通常都会在黑板上列出如下所述的教材知识:
(三)提出统领全文的内容
纵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所有内容,几乎每册每一章节(单元)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章首语”或是“单元开语”的“潜台词”存在.这些“潜台词”的存在使得教材中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的教学进行之前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到这一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子问题.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Ⅳ中,涉及《三角函数》章节中,学生利用“潜台词”就能构建出整个章节的“问题解决”和“学习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梳理和侧重点体现学生也就能够顺利明白.
三、“潜台词”中省去知识的生成过程
无可厚非,数学教材中涵盖的一些结构和内容几乎都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逻辑成果.然而,“潜台词”中却将这些最有价值的规律探索过程和思维构建过程、知识生成过程取缔并省去了.那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价值是否也就一并省去?其实不然,正是因为这项相关知识体系的省去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材料又能将教学价值再一次深化.
四、“潜台词”中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潜台词”中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教学过程中承上启下价值的最佳表现.具体来说,在必修Ⅳ的《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中,教师在教授任意三角形函数之前必定会通过教材内容提及锐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而任意三角形的三角函数之后与之相互衔接的内容又是周期现象的数学模型建立.这样,“潜台词”就利用其特性将周期函数、三角函数、三角形联系一起,将各个问题抽丝剥茧,进而直观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数形结合教学的价值.
结束语
概而言之,关于“潜台词”角度进行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价值解读实质上就是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够充分融入“潜台词”内容进行教案设计,进而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价值,将“潜台词”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最终达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翟洪亮.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操作题教学的初探[J].数学通报,2014(4):37-40.
[2]张松年.寓意深刻匠心独运——例析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设计意图[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4):22-27.
[3]董入兴.对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旁白”的几点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7):17-19.
[4]沈兴均,史明.谈新编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0(4):39-41.
[5]廖运章,吴振英.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