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万明
^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要条件,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兴趣,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疑,解惑也,教育包含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不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1.正确认识创新能力提到创新教育,往往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才是创新。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有创意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对于一个人解决某一问题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是大胆。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通过挖掘教材,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这便是一种创新,这种方法和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创宽松的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克服课堂上老师至始至终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观众、听众的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学生这个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持久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2.利用学生渴求解决疑惑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问题的难度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克服怕出错的想法,克服懒惰情绪,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3.利用数学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在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做到持续发展,并进行保护。
1.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教学中宜常使用“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语言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善于提问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3.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各种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加以激励,对有意的错误使用恰当的、不打击创新能力的方式进行提醒,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錯误,无论正确与否,都能身心愉快。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