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娟 王蕾
[摘要]激发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全新教育理念。文章基于激发教育理念来研究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合理布局课堂教学模式,重构课堂教学结构,激起受教育者对学习的激情与欲望,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改变单一、古板、教条、静态的教学模式,达到课堂“教”和“学”的双赢。
[关键词]激发教育教学模式重构课堂结构教学理论双赢
[作者简介]王晓娟(196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從事英语教学法、英汉对比研究。(吉林长春130012)王蕾(197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孤儿学校,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及语言学研究。(吉林长春 13011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激发教育策略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GH1209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51-02
“激发”的语意为“刺激使奋发”。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重视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激发教育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激发教育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出发点,通过多维度地激励受教育者,逐步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机,达到培养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目的。众所周知,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提高、完善是以需要为前提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充分发挥激发教育的作用,通过激发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是否得以启动决定着激发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受教育者而言,激发教育教学模式体现在受教育者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结构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上。顺应时代的需求,激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具有启发性、启动力和启迪性的教育理念,因此,重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度、主动意识,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使受教育者“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一、体现激发教育,合理布局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是激发教育的实践者。教育不但要“入脑”,而且应当“入心”。合理布局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激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模式是指基于教法教育的教学思想,以某一主题为教学活动的前提,具有相对稳定性、系统性的教学模型。激发教学模式包括激发教学指导思想、激活课堂活动主题、激励实现教学目标、激活课堂操作程序及教学策略等。激发是潜能开启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体现激发教育,应倡导以下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 启发—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激发受教育者学习潜能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当下的教学目的、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运用高效可行的教学手段,实施启发、激励的办法来激活受教育者的学习细胞,从而达到使受教育者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受教育者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启发—激发式教育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原则。通过教师设定情景及问题,激起受教育者依据自己的能力,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分析、认真地整理、准确地判断、有效地归纳、完整地输出。该模式的目的是活跃受教育者的思维,激发受教育者去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使受教育者“内化—转化—升华”知识,增强受教育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第二,问题—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促使受教育者探讨问题的源泉。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逐步培养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使受教育者从知识的“接收器”变成问题的“发射器”,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真正达到“学”和“习”的目的。第三,答疑—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激起受教育者创新热情的源泉。此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鼓励学生养成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是以思考为先导、以解决疑问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答疑—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习惯,又激起受教育者动脑和动手的兴趣,能有效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第四,合作—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激发受教育者集思广益的灵感源泉。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条件下使受教育者自愿组成合作小组的学习模式,协同完成课堂任务。合作—激发式策略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技能及沟通能力,使受教育者珍视友情,懂得包容,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第五,探究—激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源泉。探究—激发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引导受教育者在单位时间内独立解决问题,注重受教育者活动的独立性,着重于受教育者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教”与“学”的真正改革,实现“教”与“学”的共赢。
二、加强激发教育,重构课堂教学结构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接受教师的传授和自己主动思辨是同等重要的。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思考,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就会产生相比“填鸭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第一,设计互动课堂教学平台,引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而引导受教育者参与课堂的触发器就是新颖的互动课堂教学平台。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而不是教师独角戏的舞台。只有受教育者参与其中,才会激发其想要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就能唤起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使受教育者兴致勃勃地融入教学中,内化受教育者所领会的知识。第二,设计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平台,激发受教育者求知欲。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任何教师都应该深刻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受教育者不是一个接纳东西的容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热情,使受教育者迸发出主动的参与激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师生的共鸣”和“教”与“学”的双赢。第三,设计课堂教学探索学习平台,注重受教育者个性培养。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受教育者的需求,教师应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探索,使其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做到动情、动手、动脑、动心,从而完成知识的认识、领会、吸收、转化和升华的过程。第四,完善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把持动态课堂。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教师作为课堂的教学者也不可能进入同一个课堂,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广大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在研究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掌握教材,摸清对象,探索教法,以受教育者的动态变化为轴心,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迎合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为导向,驾驭动态课堂。因此,改变单调、教条、古板、静态的课堂模式,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三、倡导激发教育,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方略
拿破仑的成功学强调:人人都能成功。其成功学原理的核心理念表明激发教育是开发和拓展受教育者潜能,塑造受教育者成功心理品质的充分必要条件。诚然,激发教育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起受教育者的内在兴趣与动机,使其成为自主学习与自动学习的主体。另外,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在潜能有必要尝试全新教学模式。
第一,激发兴趣和热情。广大教师应该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特点、目标,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知识层面,通过教学的言语、行为促使学生联想,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去探索新思想、新理念。第二,设定目标。激发教育策略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设定学习目标,并激发受教育者实现目标的内驱力,使受教育者进一步明确其梦想、追求、目标。第三,点燃动力。俗语说目标会促使人产生动力,动力是成功的基石。有了实现目标的强大驱动力,就好像加注了燃料的机器,需要教师来开启受教育者身体发动机的这部核心引擎。第四,自定模式。激发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重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模式,在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特点拟定多样化的目标之后,教师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模式给予指导,使各具特色的受教育者都能按照各自的目标来规划并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五,精选任务。在受教育者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学习生活丰富的条件下,教师有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兴趣和爱好,让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任务,独立设定计划以及量身定制实现目标的模式。此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成功意识,挖掘受教育者的成功潜能,创造受教育者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自信心。第六,多点考核。多点考核既包括期中、期末的常规考试,又强调平时的各种考核。这样使考核成为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各种技能和知识的良好手段,这就是激发教育理念的本质所在,同时充分体现了增强受教育者竞争意识的教育改革的尝试。改变过去一门课程由一张考卷成绩定终身的单一做法,避免“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不挂科万岁”等各种考前乱象,采取多点观测、多种检查、多次考核、多维激发的原则,形成学习、检测以及考核的新模式,进而进一步增强受教育者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并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拓展受教育者应对各种竞争的综合实力。
四、结语
以激发受教育者参与课堂教学为研究目标,旨在通过研究有效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多角度研究该种教育教学模式中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发现激发式教育教学模式种种表现形态,进而从多维的角度来研究、探索激发式教育的特点、本质以及规律,有效地操控激发式教育教学,加强教学理念设计,研究教学优化过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受教育者唤醒自我、比较自我、剖析自我的前提下,加强拓展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协调受教育者的合作能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从而使其发掘出自己的学习潜能,做到能学习、懂学习,要学习、爱学习,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个性。
总而言之,激发式教育教学模式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推广的教学模式,实施激发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受教育者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成为自主学习和自动学习的主体。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中,研究激发式教育教学并实施激发式教育教學,是进行“教”与“学”改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冀浩臻,南家莲.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习兴趣[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
[2]潘永兴,柳海民.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J].东北师大学报,2011(3).
[3]任东方.论教育中的“三重”目标及三种境界[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6).
[4]王克臣.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6).
[5]张德江.论教谈学话育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郑金洲.课堂教学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
[7]Lyle F.Bachman.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