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2014-04-29 01:17李晓体
成才之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美化体育教师动作

李晓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体育教学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 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要让体育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师就应该努力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处理好新型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印象是:严厉而不苟言笑。教师的这种外在形象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在体育课堂上,这种心理压力会使学生表现出情绪低落,昏昏欲睡,思维呆滞。这种体育课堂有碍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标准》强调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活泼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只有在这样教学氛围中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曾经有位教师,在教学快速跑时,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让他引经据典,讲得津津有味。他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塑料袋,问大家:什么办法能让袋子紧紧地贴在胸前不掉下来呢?有的学生说跑起来,有的学生说快速地跑,速度越快贴得越紧。最后,每位学生将塑料袋贴在胸前跑。笑声伴随着塑料袋的响声,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使体育课达到一种常上常新、魅力无穷的境界。

二、美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美化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美可以吸引学生徘徊不定的目光,情境可以感染学生,而教学情境的美化则是让课堂“活”起来的催化剂。教师要废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要立足于新的教学策略,尽可能为学生美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创设一些带有问题性质的场景,来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笔者精心设置了问题情境,准备了几张硬白纸作为教具,提问:同学们,这几张硬纸放在地上会不会滚动起来呀?怎么才能让它滚动起来呢?有的学生说不能滚动,有的学生说能滚动。笔者让他们演示一下。有的学生把纸揉成团,但在地上还是难以滾动起来,更不能确定它们滚动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让纸团滚起来并能确定方向呢?笔者把纸卷成圆柱状,然后用力一推,圆柱滚起来了,方向也控制得非常好。这样学生对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就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再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向“圆”和“均匀用力”上过渡,从而顺理成章地把动作要领“低头团身把地蹬,球形滚动易完成”总结出来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总会营造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最大潜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自主、自觉地去完成目标。

三、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体育教学不能对教材生搬硬套,而要活化教材内容。传统的体育课为了应付达标测试、升学考试,每节课都围绕着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地反复练习和检测。正是这些枯燥乏味的练习才让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兴趣,感受不到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体育教材是教学的中心,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学生长远发展的教材,而不是那种单一的、具有专门训练的项目。所以,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兴趣点和育人功能,精选一些适应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内容,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行性,让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好奇和期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多元化地开发学生的思维。

传统教学中,教师独揽大权,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只是生搬硬套地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个动作技术。而《标准》要求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利用声情并茂的立体画面,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在教学背跃式跳高时,由于学生对动作的过程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又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动作上不动,只靠语言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但利用多媒体就不同了。它可以对不同难度的动作给予逐步分解,使动作由易到难,从而便于学生自由地模仿和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开拓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因素,利用设疑、质疑的多种教学模式,创设轻松、自主、和谐、宽容、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双方的潜能充分地发挥,使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原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

现工作于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

猜你喜欢
美化体育教师动作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动作描写要具体
美化生活
画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