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超 郑立华
众多菜农反映姜的生产过程中许多常见病害,尤其是腐烂病不知如何用药,因此特别介绍一下有关大姜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菜农朋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药剂。
一、病症
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一般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茎上半部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卷缩,萎蔫下垂,失去光泽,最后变黄干枯早落,迅速蔓延到全田。受害根茎部病斑先呈水渍状,黄褐色,细胞散离,内部组织逐渐变软腐烂,并流出具有臭味的灰白色汁液,最后仅剩外表皮。姜株根部感病后呈淡黄褐色,后期全部腐烂。病姜的茎部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病组织变褐腐烂。发病后期,植株地上部凋萎枯死,易从茎秆基部折断倒状。
二、传播途径
据初步观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姜腐烂病。
1.种子: 带病种姜是田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2.土壤:由于发病的植株茎叶、根和根茎等落在土壤中,使土壤带菌,病菌在田间可成活两年以上。若连作则发病早而严重。
3.肥料和水:人食用病姜后的粪便仍带菌,带病植株沤制的肥料或有病土的厩肥,施入姜照会引起发病。根或根茎受水浸泡引起生理损伤,易受俗称“冷水瘟”或“水瘟”,或被病菌污染的水源浇灌姜田后引起大片发病,雨水也会导致病害迅速蔓延。
4.其它途径:地下害虫、人畜活动及风雨等均可能带菌传染。
三、发病的主要条件
姜腐烂病属细菌性病害,夏季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生长繁殖,也利于病菌侵入。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且多闷阵雨时,若植株生长不良,本病害迅速蔓延,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大批植株死亡,农民称之为“纤乌瘟”。此外,地下害虫造成伤口、土质粘重、缺肥、排灌条件差、植株生长不良、连作等,均可加重病害。发病越早,损失越大,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
四、综合防治措施
1.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前茬最好是粮食作物或葱蒜类蔬菜。北方姜区,可实行以下轮作方式:第—年,姜一油菜;第二年,水稻一紫云英;第三年,姜。或第一年,姜一大麦;第二年,蔬菜一小麦;第三年,水稻—萝卜一冬闲;第四年,姜。
2.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收获前,在无病姜田严格选留种姜。凡姜肉质变色、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的种姜已感染病害,不宜选用。并在无病环境中单独贮藏,多次选种,选优去劣,为使种姜不被病菌污染。种姜宜在初霜前收获,以防冻伤。
3.选择抗病良种,培养健壮良种。如小种红爪姜抗病力强,宜选用。播种后及时抓好田间管理,促早出苗,早发棵,生长健壮。必须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沟渠配套,保证生长期压田间不积水,灌水时勿大水漫灌,姜田操作不伤苗伤根。
4.种姜消毒。种植前把切开的姜块在1:1:120的波尔多液中浸泡10分钟~20分钟,或用10%的草木灰液浸10分钟~20分钟,或40~,4甲醛溶液1000倍浸种30分钟,或姜瘟宁3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401”抗菌剂1000倍浸泡1小时。其中,以草木灰和姜瘟宁效果最好。种姜切口沾上草木灰。
5.选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冬翻晒垡,土壤消毒。
6.及时处理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痫株及其周围0.5米内的健株,并立即在穴内撒石灰消毒,把拔除的植株远离栽姜田深埋或烧毁。
7.浇净水,施净肥。严禁施用被病菌污染过的肥水。洗病姜的水和病植株宜集中处理,不能乱丢或用来作堆肥。
8.药剂保护。l、土壤处理可用50%代森铵200倍液(每亩药液3500千克~5000千克),于播前10天左右下午4时~6时均匀泼浇,第二天上午耕翻耙平整地,以各播种。2、姜株防治在齐苗期用78%姜瘟宁300倍液灌根,每畝用药液3000千克。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石灰消毒后,再用78%姜瘟宁灌根,用药量同上次。L0天后再用78%姜瘟宁500倍液叶面喷雾一次,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4000倍液灌根。此外,也可用l:l:200倍波尔多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或“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2次~3次。
9.早播密植,保护地栽培,早收嫩姜,避过姜瘟高温发病高峰期。据四川经验,用小拱棚或火棚提早到2月底或3月初高密度播种,播种量每亩为1000千克,为普通露地播种量的2倍~4倍,嫩姜收获期可提早到5月下旬至6月下旬,避过了6月下旬姜瘟发病高峰期,经济效益则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