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义
摘 要:小学语文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人文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才。
关键词:个性;教师人格;创造;成才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这个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小学语文的方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有七年了,从迷茫到探索,怎样让学生在成长领域获得更多的,更有意义的知识,我一直在努力。好多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简单,就是識字、写字、读文、背诵、写作,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完成任务了,这是大错特错。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许多的不一般。我们知道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文性是不能被我们忽视的。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个性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下面就学生创造性培养谈谈看法。
一、培养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
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作为教师就是要输入给学生精神。怎么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呢?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教师职业的崇高在于无私奉献,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爱心和真诚奉献给学生。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就是把自己当成圣人,用博大的胸怀爱学生。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作为教师不但要从外表,形体,语言上下功夫,而且要从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下功夫。这时候情感就成了链接学生的纽带,因为人际关系都是靠情感来维系的。好的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学生由内而外地喜欢和尊敬他,是学生的楷模。
二、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课堂。沉闷的气氛无疑成了阻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绊脚石,这时候气氛的营造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怎么营造活跃的气氛呢?就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要有好的方法和吸引力。要从导入上下功夫,从故事上下功夫,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活跃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其实动手操作的过程不管过程如何,或多或少都调动了学生的脑力和手力,手脑结合更容易让学生兴奋起来。动手是一种最直观、最易理解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的直观学习,可以很简单地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直观,更加形象,使得课堂学习气氛不再单调。如果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智慧与技能,把自己当成娱乐主持人,从各个方面抓住“观众”的心理,让“观众”跟着自己并且能毫无压力地参与进来。
三、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未来的创造家
赞美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包括自己家人亲情的维系,包括最亲密朋友友情的美好,都需要赞美的语言。教师更应该鼓励和赞美学生优秀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感受成功中爱上教师,爱上学习。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用赞美的心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同时教师还应该多和家长沟通,欣赏和赞美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有信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众多与众不同的想法是非常普遍的,也会产生许多千奇百怪的答案。记得有位语文老师说过,四位老师在一起集体备课,把可能想到的答案都备上了,但是在上课的时候仍然产生了很多种不同于教师的答案。这时候我们就要尊重学生的创意,从正确的角度引导学生,并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师不必贤于弟子”,把他们当成小小创造者,不受权威的限制,不受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种宽松、和谐、欢乐的氛围中,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学习的激情就会高涨,从而诱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总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甘肃省通渭县陇川乡张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