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文”“言”并重

2014-04-29 00:44邓慧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文化

邓慧敏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文言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中。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文化、人文精神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领略文言作品的内涵,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4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文言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中。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文化、人文精神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领略文言作品的内涵,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然而,文言文教学也处于极为尴尬境地:一上文言文课,教师就开始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紧跟着做笔记,教师还要一再强调哪些是重要字词,哪些是特殊句式,让学生千万记住。教师苦于串讲,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变得生硬死板、枯燥无味,仅仅围绕考试的需要开展,成为应试的工具,也成为学生、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亟待解决。正是由于这些现状的存在,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经感慨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相对滞后的一块阵地,是文言文教学中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问题。因此,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文言文教学应努力探索其有效的教学途径,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阐明学好文言文的价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文言典籍里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元曲的婉转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同时许多文言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仗、押韵、排比、对偶等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让本来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洋洋洒洒,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充满了音律美;文言世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能让人心旷神怡,徜徉于文言世界,我们可以欣赏小石潭的清冷、幽静,可以留恋滕王阁的明丽、旷远,可以感受芙蕖的脱俗、清新。传统文化广博浩繁,文学有《诗经》,思想有《论语》、《孟子》,军事有《孙子兵法》,医学有《本草纲目》,地理有《梦溪笔谈》,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其教育作用和美学价值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豪迈等等,这些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也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个载体代代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今依然激励和感染着我们。这些文化精髓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得以顺利发展的保障,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扫除文字障碍后,进而体会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古代文化背景中去领会文章的主旨意蕴,从而获取某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感受到醇厚悠长的韵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授之以“法”,化解畏难情绪,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1. 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感悟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朗读教学不是平面的、直白的,而是立体的、生动活泼的,甚至绕着弯走的。这样不但不会挫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反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正是这种体验式朗读,使得文言文教学获得双重效益——既让学生读得好,又让学生品得好。

2. 重视落实,引导学生知识迁移

文言文教学中,对待文言文字词,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作为教师,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参而照本宣科,而应该在联系上下文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只有落实好文言字词,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当然,我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字字落实”而忽视了对句子的分析。我们应该在于无疑处生疑,于重点处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探讨,加深认识,提高能力。唯有如此,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才不至于沉闷,也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

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言字词进行回忆、联系、比较,然后再组织学生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以利于学生文言知识的迁移。

譬如“之”字,当它作为助词,起提宾作用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形式:(1)在陈述句中,单独用“之”字,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在倒装句中,与“唯”字连用,强调宾语。如“唯陈言之务去”。(3)在疑问句中,与“何”字连用,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接下来,教师就得提供机会,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吃。就是说,教师得及时地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或做相关的练习,以巩固学生对“之”字的这些用法的把握,加深他们的印象。让他们觉得文言字词的应用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就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重视鉴赏,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高中文言文所选录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历了上千年锤炼,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精品。其用语之凝练、结构之精巧非寻常文章可及,而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审美性和变幻多端的变现技巧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它是提高学生的思想(下转第30页)(上接第24页)认识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剖析古文的语言,透过这些精妙的语言去引领学生去体味作者深隐的思想情感,并让学生能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如《烛之武退秦师》,它是《左传》中记述外交辞令的名篇,代表了《左传》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在教学中除字词疏通之外,赏析烛之武精彩的外交辞令和本文简练的叙事语言,可以使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左传》的文学价值。临危受命的烛之武要劝说秦军退师,要怎样开口呢?如果一开口就低声下气地乞求,太有失国家的尊严,秦穆公也不会轻易答应;如果一开口就数说秦、晋围郑的“不义”,反而会激怒秦穆公;如果一开口就说晋国的坏话,离间秦、晋联盟,这样太直露了,可能让秦穆公一开始就觉得烛之武是“说客”而拒之门外。烛之武不愧是外交经验丰富的老臣,他深知其中利害,于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处处为秦考虑,最终说服了秦穆公退军,又瓦解了秦晋联盟,挽救了郑国,圆满完成了个字,这次外交使命。短短的125,说理劝极为透彻,足见其语言之特色。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语言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体味文言文的语言意韵,才真正抓住了文言文的精髓。

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也要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记“文”,不能把文言文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等方式把文言文学深,不但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文字,更要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新的解读视角去发现和再认识文言文。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中学 2462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谁远谁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