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青
摘 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满足于课堂上“填鸭式”教学,进行知识的硬性灌输,却不能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内心。鉴于此,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要求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采用新式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地教学实践。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运用,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才。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教学;人才培养
新课改对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知识的传授,更多地是在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塑造,使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具有思想性,更应该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通过对思想道德、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成才。
一、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担负着提供知识的责任,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需要教师仔细琢磨。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为问题的出现创造一个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此情景中进行思考。在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评价一个伟人的历史功绩时,应当引领学生去关注他的成就和过失,多角度、多方面地考虑他的得失,从正反两方面给出客观的评价,而不是直接地否定或者肯定。
应当把握初中生的生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并用思想品德的知识来分析社会事件,在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或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们积极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得出理论性的知识。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当给学生梳理正确的导向,防止观点倾向绝对化或极端化,在正确对待现实的基础上得到对问题的客观认识。
二、正确认识并实现三维目标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面临着新课标、新教材和旧考法的现状,如何让两新一旧有效统一于新课改后的三维目标之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知识目标应在自我学习和教师讲授中得到巩固和落实,能力目标应当贯穿于课堂的合作学习之中和课后的拓展训练之中,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最重要的目标则时时刻刻存在于学习与生活中,也是在考试中难以检测到的部分,如何衡量这一目标也是个难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这三者的统一及均衡发展,应当把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效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锻炼途径,注重身心智力的健康发展。
三维目标中,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目标为基础,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本职,在新课改背景下,更要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转变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应当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
三、师生协调互动,共同促进教学的进步
作为初中一门课,思想品德的教学却往往流于形式,轻视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提高教师本身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热爱课堂,乐于了解思想品德知识。应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搜集资料,在开放式课堂中与老师共同商讨国家重要事件,并作出相应的评价,鼓励学生充实自己、表达自己。也可以教师、学生角色互换,引导他们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改之后更加注重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多方面地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如教师以调查报告评价、活动评价、观察评价等形式对学生在学习能力、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做出评价,从而对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做出自我反思并明确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长在评价中也可以提高自己参与学生教育和学习的主动性,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实施这样的多元评价,可以從多方面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例如,为学习《陈情表》一文,便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首先,在某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个主题“做有孝心的好孩子”,分组准备行动方案;其次,各小组推选一名评委,共同制定评定规则;第三,各个小组在班级整体介绍自己的制订方案;第四,根据本次活动和平时的表现,由组内各自推举一名同学参加“孝顺孩子”的班级评选;第五,由教师总结此次活动,并奖励获奖的同学。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规则和评选都有师生的共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体现十分明显。而在活动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充分显示了青春的活力和活跃性,也共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赞美他人的观念,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最终是为规范学生行为,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素养。在教做人和学做人的过程中,方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面对新课改,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教法,培养个人风格,不断深化对新课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J].教育界,2014(14).
[2]王越.学习新课程标准促进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J].成人教育,2013(2).
[3]林敏.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时代教育,2013(22).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