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燕
马云说:很多人输就输在对新鲜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教研模式的转型也算是当今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决策。教研工作转型能使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全市的教研活动中来,实现教研从单研向群究的过渡;能打破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的空间界限,实现教研从机关向基层的延伸;能让基层学校上下联动,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偶遇与联姻的拓展。教研工作转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而在这一过程中,微信平台的出现和使用,成为了教研转型的助力武器。
社会正迈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教育也迈入一个网络教研的新时代——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微教研……一个又一个时尚的名词相继出世。“微时代”和网络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微信的华丽出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交流和获取知识方式的同时,我在思考该项新兴的技术能否在教育研究领域派上大用场,会不会给教育领域带来或大或小的变革。基于这些想法,我进行了运用微信平台创新教研模式的探索,并收获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微信成为教研中快捷的交流平台
大庆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部以教研创新为突破点,尝试开通了“大庆小学英语”(订阅号EnglishDQ)公共微信服务平台,该平台已经成为除qq群组、网络教研之外的又一个新型的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网络教研,线下微信互动,使我们整个教研体系更立体,教研形式更多样,教研内容更丰富,教研对象更广泛。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可以将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过程、亮点和场面,以近乎现场直播的效果随时随地发布到全市相关教师的手机里,取得快捷、高效、便利的效果。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可以快递教育资讯,传播教研信息,建立互动平台,分享心得经验,从而助力大庆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在研培活动中,为了保障我们的培训质量更符合广大教师的需求,使小学英语教研的发展更具开放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我们也会适时地问“需”于教师。例如开学前期,我们会在微信平台上发这样一条信息“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各位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在并肩行走,您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您对教材培训有什么困惑或是建议吗?我们期待您的回复。”这样一个小小的信息,却是一次有效互动的发端,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实现订单式的教研培训活动。
二、微信成为教师培训的创新平台
以往的研培活动中,有很多弊端,培训时间短,很多问题不能一一及时对症解决,教师们有很多问题在培训中和培训后无法与教研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会上的互动的环节,由于人员过多、老师们自身各种顾虑等等,致使培训现场当面沟通效果不佳。为此,我尝试了在教师培训中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培训前,我们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培训内容的订单征集,然后将会议流程及授课者的教案和ppt课件上传到平台上。进场时,教师们只要对着二维码进行扫描,就能瞬间进入到微信平台,方便教师培训时或培训后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咨询。不但避免了印发教案纸张的浪费,又可以实现现场的实时互动,答疑解问,实现研培形式的现代化。对于想提问但是打字不快的老师,可以建议老师们用手机拍下写在纸上的问题并发送到“微信群组”中,也可会后语音留言,实现与培训教师和听课教师的良好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微信教研让教师们乐于教研,也在教研中受益。与传统教研形式相比,微信教研可以变被动接受于主动参与。教师们听课后围绕各自的听课情况,积极开展“微信互动评议”活动,评议形式灵活多样,或点赞,或吐槽,或质疑,或解疑,或分享相关资料……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异常激烈,气氛融洽,同时实现资源共享。
三、微信成为教研成果的展示平台
据调查,很多老师的职业倦怠都是从缺少关注开始的,而这种缺少关注主要源于缺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我们打算把大庆小学英语微信平台作为小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的一个展示推广窗口,及时有效地发送各学校的学科动态,把老师们的优秀课例、视频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每个人在朋友圈内的点赞、转发,对学校、老师本身也是一种宣传、评价和促进。我们也会把一些前沿的教育信息、教学理念、优秀微课程等在此平台上发布,使微信教研超越时空约束,让教师敢于教研,乐于教研;让教研活动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能容各种教研话题;让教师工作有热度,有浓度,有力度,能纳各种学术思想。
教研转型,我们行走在路上,运用微信平台推动教研模式的转型,正以其高效性、灵活性、便捷性、即时性等优势,成为我们助推教研转型的又一创新工具。创新,意味着改变,也意味着风险。创新需要克服思维定式,需要勇气。让我们以大胆尝试,勇于担当的魄力,带着对教育的坚持,对教育前景的向往,带着对教研工作的执着,一起为“创新”点赞!
(黑龙江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