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淑琴
摘 要:教育呼吁创新。德育课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德育课教师要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入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职校;德育课;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各个领域都进行着深刻而重大的改革,改革的本质是不断“扬弃”,不断创新。那么,职业学校该如何走创新之路呢?笔者结合职校德育课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德育课必须与时俱进。如果德育课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墨守成规,停留于“摸着石头过河”,对发展变化的形势熟视无睹,何以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呢?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的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能感悟时代、感悟使命、感悟重任,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追逐科技发展的脚步,培养现代教育科学观念,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精神。
德育课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模式,不能“扬长避短”,而要“扬长补短”;要敢于树立自己的教学个性,突出自已的教学风格。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紧跟时代的创新思想观念
新的思想观念是教学创新的基础和先导。德育课时代感较强,如果德育课教师能根据实际需要突破教材局限,适时补充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新材料,则对学生的教育会更加深刻而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合乎时代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在时代的前列。
2.具备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和教态
德育课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呢?首先,要精神饱满,讲话要有激情,这是尤其重要的。其次,要博学多才。俗话说:“与人一杯水,先得自己有一桶水。”在创新教育中,这桶水还必须是营养丰富的新鲜活水。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仅要有厚实的任课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博览群书,才能练就非凡的口才,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再次,要情真意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德育课教师要将“理”传达给学生(晓之以理),必须做到“情通”(动之以情),然后才有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传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如泉思绪,哪会口若悬河;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德育课的缜密、严谨!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艺,不是磨炼嘴皮,而是增长学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靠德育课教师自我修养得来的德、才、学、识四种素质的丰厚基础。
教态新是指教师从面部表情到身姿、手势都要根据所教内容的性质特点,因时、因情地进行创新设计。由于德育课理论性较强,很多教师往往板着面孔一味地说教,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态的新颖会使教师成为一块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学生会兴趣盎然,富有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建立创新教学模式
在德育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不够、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单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的弊端。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信息交流的最优化,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因此,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重在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职校德育课教师要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最可依赖的心理支持。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每一位学生,以父母般的情怀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合理而科学的举措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潜在的智慧,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设计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结构
在德育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都要注入创新活水。教学过程的新,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打破思维定势。以课的导入为例,今天以幽默的故事导入,明天就以优美的诗词、警言妙语导入,后天则以巧妙的提问或复习旧知识导入。又如课的结尾,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也应有个“豹尾”,即精彩的结尾。德育课教师如能在学生较疲劳、精神不振的下课前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一定会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结尾可以以教师总结所学内容、布置作业结束,也可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总结所学内容……总之,只要广大德育课教师真正做一个课堂教学的有心人,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从头到尾,精心设计,别出心裁,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新颖独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學手段
信息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传输和反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而现代教学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如录音、视频、多媒体等,生动形象、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实现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媒体间的多向互动的主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协调作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点。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全新教学局面,满足学生求新、求变、求知的心理,为创新教学营造很好的氛围,给德育课注入新的活力。
三、启发激励创新行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之一。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思想心灵的自由”,首先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多数基础差、接受慢,加上在初中时多被冷落,学生本身心理上存在自卑感,阻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对待学生。德育课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核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新理念,在设计学生活动或提出问题时特别注意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回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人以渔”,教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本领。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成长为有个性、有智慧、有品德、有追求的创新人才。
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滔滔不绝,是德育课中常见的现象,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已成为提高德育课教学效率的最大障碍。德育课教学课堂上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讲法的合理运用,既可澄清学生知识疑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易使教师了解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感到“思想心灵的自由”,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提问,不断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营造一个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文化氛围。
总之,德育课的创新教学是提高职校德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职校德育课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挖掘、创新,丰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使职校德育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无愧于德育课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卢庆芳.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
[2]郭跃恒.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J].吉林教育,2012(17).
[3]唐明基.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