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杰 佟光霁
[摘要]在我国金融、非金融相关部门为农业部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贡献的所有金融性资产中,近七成为商业银行贡献的信用活动的融量,非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贡献的资本活动的融量仅为1%。测算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金融缺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差距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缩小趋势。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供需缺口;测算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3-0141-03
一、 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令世界瞩目。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构上的不合理,并且这种不合理现象愈来愈多地显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县城与乡镇二者之间的距离愈拉愈大,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占有很大比重,其经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农民,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切实改变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现状,实现农业、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是非常迫切的。
与城市的进程类似,农村、农业部门的经济进程同样需要各类生产、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要素的汇集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通常在经济进程的初级阶段,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表现为要素推进式的外延增长。而对此发挥扶持作用的社会资金的提供情况对整体的经济进程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从根本上影响经济进程的完成。因而我国广大农业部门的资金供给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当前,对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缺口测算的文献大都停留在2002年到2006年,这对指导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意义不大。笔者整理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金融年鉴》中的相关资料,测算了1998年到2011年14年间我国农业部门在金融方面的供需缺口情况,以了解当前中国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供求情况,并通过更长时段的数据推测农村金融供求的发展趋势。
二、 中国农村金融缺口的测算方法
1中国农村金融理论供给量
本文中的金融融量,指金融的融通,以及容纳量,具体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最大或者是最适宜的容纳规模量。一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融量呈现出连续萎靡的态势,其总量的增加一直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加。在回答中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与实际发展进程中需要的金融融量的差距这一问题前,需要首先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的描述及测算问题。
(1)简单生产力条件下的金融理论融量
回顾世界金融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物物交换时金融融量与经济总量二者的比值为0,即此时实体经济的演变并不以货币金融作为媒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物物交换逐渐转化为实物与货币之间的交换,也就产生了银行业。此时,实物规模的大小就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货币融量规模的大小,金融融量与经济总量二者的比值为1,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金融融量以及经济总量二者间的这种比值关系,被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用金融——经济比率的关系描述出来。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金融总量(M)等于经济总量(G)与金融——经济比率(K)的乘积 。
(2)发达生产力条件下的金融理论融量
人类迈入现代经济社会后,社会经济便不再通过较为简单的形态呈现出来了,其崭新的运行方式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多深层次的涵义,其规模上的变化也不单单是相同规模的金融融量可以实现的。原因就在于,首先,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已由简单的通货媒介转变成了交换与资本货币的兼容、国内与国际货币的兼容等等,从而使货币媒介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极大的进步;其次,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现代金融相关机构不仅能够让货币以及信用活动发挥其本身的乘数作用,甚至能够让整个社会的金融融量呈现倍数的增长。所以,本文对简单生产力基础上的金融融量模型予以扩展,即金融总量(M)等于经济总量(G)与表示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的经济金融融量系数(K1+K2+…+KN)的乘积。
(3)我国农村GDP的构成和测算
农业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当是农村地区所有产业的增加值的总和。为了尽可能多地使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测算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应对三次产业分别进行。根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含农、林、牧、渔四个行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建筑业,包含制造业、采掘业等;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它包含物质及非物质生产部门。可见,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由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总增加值组成。
首先,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估算。自1994年起,全国的第一产业具体增加值数据都由国家统计局在年末统一公布,因此,本文将直接利用农、林、牧、渔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估算。
其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估算。对于这两部分的估算实际上就是对农村区域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饮业增加值进行核算,故将采用收入法进行。就我国当下的状况看,这些行业在生产运营过中所创造的增加值基本是由乡镇企业做出的贡献,因而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乡镇企业在这四个行业中所创造的总增加值,就是农村区域内第二以及第三产业中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最后,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估算。由于没有直接联系的统计数据可以利用,因此,只好运用一些较为变通的方式间接地估算第三产业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在这一部分当中,只有劳动者在农村的非村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科研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相关部门中所产生的增加值是直接相关的。在我国现行的农业部门社会经济模式下,非物质生产部门分为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部门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其中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在日常活动中的所有成本都要由广大农民来承担。根据国务院1990年公布的农民承担责任的相关政策,我国农民所需承担的责任数额不得高于上一年度农民人均年净利润的5%。在此本文暂时假定这一数字是5%,并假设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部门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门所产生的增加值各占一半的比例,那么,全部由农业部门中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近似地等于农民人均年净利润的1/10。
综上所述,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公式为:农村GDP=(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非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100/90。2中国农村金融实际供给量
虽然我们能够估算出我国的农业部门金融融量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程度,但是,我国的金融相关部门对于农业部门整体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贡献了多少金融融量呢?笔者将结合理论与农业部门经济进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实际达到的程度。
农业部门的金融融量可分成三大部分,即被用作货币流通的那部分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 、被用作信用活动的那部分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被用作资本活动的货币贡献的金融融量。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较为落后,因而能够被用作资本活动的货币自然非常欠缺。本文为了简化计算过程,依据现行的统计口径,将农业部门所有的金融性总资产取代实际的金融融量进行计算 ,得到表4。
表4为我国金融、非金融相关部门为农业部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贡献的所有金融性资产,即所有的实际融量。从结构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贡献的信用活动的融量占有近七成的比重,它对农业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非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贡献的资本活动的融量仅1%。这与城市工业部门中资本活动的融量相比相差甚远,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严重滞后。
3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缺口
前文对农业部门金融融量理论以及实际情况的探讨和测算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金融缺口。这一金融缺口的相关数据见表5。
三、 结论与启示
由表5可知,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金融融量极其匮乏。1998年以来,金融方面的缺口呈现逐年上浮的趋势,增长幅度高达36 732亿元。由图1可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差距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缩小趋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在我国农业部门的城镇化建设中,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缺口才开始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但是,农村金融供求缺口的相对值仍高达5173%,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较大。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较大差距,不仅表明在金融融量上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差异愈来愈大,更反映出农村区域社会与全国的国民经济之间差异逐年增加。弥补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缺口,要求我国在经济体制内部尽快形成自我调节机制,在经济体制外吸引资金力量,积极适应农业部门中多种经济实体在资本方面的需求。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不断扩大而供给却未相应增加这一现象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我国农村资金外流、信贷业务萎缩和金融功能不足三个方面。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应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探讨与研究。
(宗杰: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人员,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佟光霁: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冒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