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2-01
语文创新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每篇课文学习中都能有独特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诱导性的教学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努力达到创造力培养之目的。
随着语文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创新教学的问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所谓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读写听说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科教学活动,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起点,它主要是指学生在读写听说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由好奇心、求知欲、创新需要等因素构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创新教学,对任何一篇课文,一次作文,一项活动都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持续的,可以发展的:在任何一次课或一项活动中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是不可截止的:对任何一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到表达方式还是从结构到语言技巧,都敢于怀疑,敢于挑战,不盲目附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性,有超越别人愿望。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强调的是人品格的高尚和修养的良好,强调的是创新理想的远大和创新信念的坚决,强调的是敢于说“不”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闯劲。语文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人文主义情感为动力,以创新人格为基础。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又不是固执己见: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又不是目空一切:敢于对书本中的“定论”提出挑战,又不是无知妄说:敢于对课堂上教师不适宜的解说说“不”,又不是蔑视师长: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良好习惯,又不是离群索居,远离集体。总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敢于思考,肯于钻研,勇于尝试实践,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的奥妙。
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思维。就语文创新教学来说,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用以解读某一篇课文或解答某一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主要包括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它是创新思维的两个基本点,亦是语文创新教学要着力培养的两种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是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思考,善于求索;二是勉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向“权威”、“结论”挑战,对他们提出的新观点给予及时鼓励:三是积极支持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充分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四是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个性是学生在创新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学习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它是学生整个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创新教学中,学生的创新个性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主动参与,独立性强;自信心很强,有顽强的意志;另辟蹊径,见解独特。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越轨”的言行给予适当的宽容,使每个学生从心里真切地感到有一个“心里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幽默感,独立性,专注性等人格特征给予必要的尊重,使学生真正体悟到自身主体地位的存在。
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有研究成果表明:人拥有巨大的潜能,其中创造力是最具价值的潜在力量,由于环境、教育以及学生个体自身等诸种原因,这些潜在的创新因素一直未能很好地被开发和利用,一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酣眠在学生个体遗传基因的摇篮里,多少年来我们都没有找到适当的方式去唤醒它。今天,大力倡导的创新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把潜在的创新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学生的创新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在创新学习中的行为技巧或是学生在创新学习中的动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能力,包括理解和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知识信息的加工能力,即听读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能力、观察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二是动手能力,包括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检索工具书的能力、自办手抄报刊的能力。三是综合实践能力,包括校内外的言语交际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创新技法的能力、热爱新事物并提出新思想的能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能力、参与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只有通过刻苦而又科学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语文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语文创新教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用创新教学的基本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创造型教师。要抓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