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改进对策

2014-04-29 08:16张晓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改进对策制约因素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研究了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意识上的淡薄、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不够,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达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制约因素;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9-0163-0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是单位正常运转、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内部控制决定了单位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内在潜力。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充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完善控制管理结构,建立现代化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1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意义

1.1 维护社会公正,保证公民利益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各项工作、各项事物的一个指导方向,也是各部门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而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其特殊的性质来说,它是非营利性质的,主要以为百姓服务为主,这就更要求其要保证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并且充分按照高效、诚信的指标来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要求,因此,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公正、保证公民利益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2 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

健全而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可以起到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提高效率的作用,这对于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对于公共资金科学地、合理地支配以及提高政府对百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

1.3 实现发展的必要手段

对于各企业而言,提升经济效益是发展的目标,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这种非营利性质的单位而言,其目标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挥政府部门职能并且将政府部门的宗旨展开以及具体化。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事业单位的结构以及工作模式也在不断更新,这种形势之下,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就体现出了重大的意义,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

作用。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制约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质的,主要以为百姓服务为主,而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各项工作的处理和完成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比如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监督力度、考核机制不到位等。

2.1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由于传统观念上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知识的匮乏和不重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难免存在一些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现象,同时,其管理方式相对来说也较为落后,现代化管理理念难以深入普及。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现代管理体制的匮乏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造成了内部控制较为混乱,没有一个完善的措施和手段来引进专业人才,这种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也成为了制约其质量的主要因素。这种意识上的淡薄在财务方面主要体现在,缺乏对于财务控制制度的充分认可和重视,多数单位仍旧认为只要按照财务制度来分配公共资产就是正确的、科学的,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意识上的淡薄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很难普及开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2.2 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一方面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单位本身多数也都并未参考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着工作内容和日常事务的性质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由于这种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很难得以保证和提升。以财务控制为例,许多单位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仍旧以传统的财务制度来代替财务控制制度,这样就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滞后,很难实现现代化管理和控制,给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带来相应的影响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产生制约。相应的制度不到位还会影响到财务的流程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以及财会部门对于工作责任的划分不明

确等。

2.3 监督力度、考核机制不到位

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配备一个完善的监督制度以及健全的考核机制。因为任何一种制度都无法单独对单位进行管理,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需要得到有力的保障才能够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顺利实施,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促进单位本身的发展,保证单位工作内容正常有序进行。同时,监督力度的不到位以及考核机制的不到位还严重地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权威性,这就更增添了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的难度,也制约了内部控制的质量。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的改进对策

3.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管理质量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想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质量就要从本质上提升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不仅仅是内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跟实际结合的程度都要从根本上提升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是内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不仅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出一套可靠的、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单位中各项工作执行的标准和规则,同时更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一套专门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根据,另一方面保证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的责任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只有将各项制度分别规划,清晰再科学地整合到一起,才能完成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原本的作用,同时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

3.3 引进财务专业高端人才

對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人才能够起到推进作用。因此,内部管理和控制需要一个完善的人才的引入和考核制度,积极培养和储备优势人才。同时,想要引进并留住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就必须要为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完善内部的培训以及晋升体系,给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另外,合理地安排外部培训,促进本单位财务人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高端人才在一起相互沟通、交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表现出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3.4 强化监督职能和考核

强化监督职能不仅仅是强制执行,更重要的是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一套有利于整合各部门之间职能、协调好各部门之间责任的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考核,更重要的是促进对于每个部门工作的完成和控制,监督、考核部门起到的是整体的把握与局部的协调作用。而想要做到真正的强化监督,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公平、公正。只有做到了公平对待每个部门,清晰地划定岗位职责并且严格要求各部门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执行,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完成。

4 结语

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浅显地讨论了其意义并分析了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还是意识上的淡薄、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不够,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比如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引进高端的财会专业人才以及强化监督职能和考核等,供各行政事业单位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12).

[2] 赵卫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的思考

[J].商业会计,2013,(10).

[3] 薛莉萍.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

作者简介:张晓虹(1982-),女,广西钦州人,钦州市第五中学中级经济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质量改进对策制约因素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政府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