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宇翼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意识到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第一动力,更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热情的基础工程。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很多教师常常停留于口头标签式的激励和鼓舞,注重外围包裹,而对于介入文本内容激发兴趣,则缺少有效的方法引领和激发。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旧难以被充分唤醒,至于创造性的学习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而阅读兴趣只有由内而生,才能永葆兴趣的持久性。
一、补充认知材料,在积淀中激发兴趣
当下以单元主题为内容的教材编排原则,虽然每篇课文与课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联系,但细究起来也会发现其每篇文本之间同样彰显出鲜明的独特性,仍旧存在着较大的起伏和变化。而学生对这些文本并不是没有兴趣,而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对课文中描写的环境、人物和事件缺少了解,其兴趣自然大打折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生命个体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常常难以迸发出高涨的情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前应该引导学生从与文本价值信息相关的内容出发,帮助学生感知和积淀课文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兴趣。
如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史记》中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书中英雄人物以及作者司马迁的膜拜之情,并及时激趣:《史记》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就此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欲望,激发了学生强烈阅读期待的形成。
二、设置认知分歧,在辩论中唤醒兴趣
表面上看,兴趣是学生对某一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关注和热心。而从更加深入的层面感知,兴趣则是学习主体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或者在身体力行参与实践之后的情绪满足。而这种深入有效的兴趣维持,绝不是靠教师虚无缥缈的几句表扬和鼓励就能达成的,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历练思维、经历挑战,甚至是挑起事端的辩论,让学生的心灵思维经历一场切切实实的风暴之旅,才能真正契合学生内在的精神诉求。
例如在教学课本剧《负荆请罪》一课时,学生充分感知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包容气度,也对廉颇表现出来的知错就改、忠心爱国表示钦佩。如果教师就此终止,整节课就显得平平淡淡中规中矩,而毫无思维的张力。为了激发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此时故意设置认知的分歧点,挑起事端引发学生的争论——廉颇在大庭广众之下负荆请罪,这一看似诚恳认错的态度,是不是一场故意表演的秀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众说纷纭。在学生的激烈争辩下,得出了统一的结论:这不是一场秀,有必要这样做,通过这样的行为传递信息,赵国的文武大将和好如初,别的国家就不敢轻易来犯了。
三、契合好奇意识,在悬念中诱导兴趣
小学生人心鬼大,好奇心理非常强。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品质,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以巧设“悬念”的方式,唤醒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从而以积极的心态转向对课文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我就利用“悬念”设置进行兴趣的诱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正襟危坐,等待着老师公布“谜底”。当教师板书完课题后,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又产生了新的疑惑焦点:莫高窟在哪里?莫高窟有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疑惑,顺势而下:莫高窟中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瑰丽无比的壁画、有饱经沧桑的藏经洞,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深受炮火袭击的疮痍地。在教师引语的激发下,学生又自主产生了全新的疑点:为什么藏经洞会饱经沧桑?悠久辉煌的莫高窟为什么会经受如此的经历呢?
对学生这种好奇心的激发不仅让他们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文本描写的内容层面,更为课堂教学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奠定了情感认知的基础。
四、关注课堂后续,在延伸中永葆兴趣
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讲究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的视角不能局限在具体“这一篇”的内容,而要以教学的文本为范例,引发学生对“这一类”文本的关注与体悟。因此,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保持对教学课文的高涨情绪,更要保障学生对后续文本,特别是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内容的高度兴趣,为学生广泛自主的阅读形成有效的心理态势。
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之后,教师故意留出了10分钟的时间追问学生:《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你还知道哪些《水浒传》的故事呢?学生纷纷说出了诸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还邀请了一位同学具体讲述了“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引得全班同学阵阵掌声。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布置学生阅读《水浒传》,正好契合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
学生长久阅读兴趣的保持,要从教材文本中开掘契合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量他们准确的认知起点,选择适切的策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而一旦成功唤醒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就一定会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