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任俊
〔摘要〕积极力量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化的积极力量能驱使学生表现出相应的积极行为,帮助学生用积极的方式看待世界。
〔关键词〕积极力量;心理健康行为模型;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3-0007-04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传统“诊治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少数问题儿童的不足,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对学生成功的指引。这种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工作的服务对象与范围,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点应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1]。关注学生积极力量的增加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这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力量预防心理问题、维持心理健康水平,获得蓬勃而幸福的人生。
一、积极力量的范畴
所谓积极力量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2]。积极力量实际脱胎于美德目录,为了概念化和结构化这些积极力量,皮特森和塞里格曼做了大量工作。最后根据一定的原则从大量优秀特质中选择了24项积极力量,并归纳为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分别代表六种品德[3]。
1.智慧和知识
创造力:思维新颖,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好奇心:对正在经历的事情保持兴趣
开放性:全方位思考,多方面考察
求知欲:掌握新技能以及知识
洞察力:能对他人提出明智的建议
2.勇气
真诚:说真话并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勇敢:不畏惧威胁、挑战、困难和痛苦
坚持:善始善终
热情:使生活充满激情和能量
3.仁慈
友善:做好事,帮助他人
爱:珍惜与他人的关系
善于交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目的和感受
4.正义
公平:平等对待所有人
领导能力:组织集体行动并参与其中
团队精神:作为团队成员为团队效力
5.自制
宽恕:原谅做错事的人
谦虚:用成绩说话
谨慎:小心地作出选择
自律:规范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6.超越自我
品位:欣赏美和卓越
感恩:意识到并感谢生活中发生的好事
希望:对未来有最好的期望并为之努力
幽默:喜欢笑和笑话,给他人带来欢笑
信仰:对生活和生活的意义有更高追求
塞里格曼认为,积极力量是一种品行上的特质,尽管它也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更需要经历学习过程[4]。积极力量是能够逐渐积累的,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力量。无论是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还是品味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我们都可以依据这些积极力量来和身边的环境进行积极互动。如感恩本身就是一种能增加幸福感的积极情绪体验,而由感恩这种积极力量驱使的感恩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幸福的可能性,因为懂得感恩的人总是会获得更多帮助。好奇心让我们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这给我们带来了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让我们发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道路,而这些又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助我们一臂之力。积极力量可以带来积极体验和亲密的人际关系,进而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会团体中产生重要影响。
二、积极力量与心理健康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可以根据目标不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健康,第二个层次是优化,第三个层次是发展。长期以来,中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过去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面,这导致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而第二和第三个层次往往不受重视,或者简单地诉诸于针对性并不强的德育手段。
如今已有许多研究者探讨了把积极力量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5]。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第一,目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唤起被治疗者积极力量的因素。第二,研究证实,积极力量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第三,培养积极力量可以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第四,积极力量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积极力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并能为人们带来一些积极的结果,如学业的成功,领导能力,忍耐力和对多样性的评估力,延迟满足的能力、友善和利他性等。
首先,积极力量能显著增加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思迈等人于2006年以美国和日本青少年为被试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热情、希望、好奇心和感恩等积极力量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当被试的积极力量得分越高时,其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也会相应越高[6]。在2006年另一项经典研究中,派克和皮特森通过分析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描述内容后发现,爱、热情、希望等积极力量与年龄较小儿童的幸福感密切相关,而感恩这一积极力量则与年龄稍大儿童的幸福感密切相关[2]。
其次,积极力量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经历创伤后的成长。皮特森等人通过网络取样进行了一项追溯研究(短期纵向研究)发现,积极力量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从生理和心理疾病中恢复过来,与那些没有从疾病中恢复的个体相比,从疾病中恢复的个体自我报告了更高水平的对美的欣赏(品位)、勇敢、好奇心、公平、宽恕、感恩、友善、求知欲和精神性等积极力量,这说明促进这些积极力量的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遭遇生理或心理健康危机的个体更好地恢复健康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而像希望、友善、社交智力、自控和大局观等可以缓解压力和创伤带来的消极效应,还能避免和减轻睡眠障碍。从消极事件的恢复过程中,积极力量可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或者有助于维持甚至增加幸福感来对抗挑战。
再次,积极力量可以显著减少或降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研究表明, 24项积极力量中的多数积极力量与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如抑郁、青少年犯罪和暴力行为等)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积极力量和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的积极结果息息相关,它们不但能预示健康的终身发展,还是发展的确切原因。也就是说,拥有一种积极力量,就可能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结果。
三、以积极力量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为模型
中小学生在学校的任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在群体活动中合作、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成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段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正是为了让学生有能力自己面对这些危机,并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下图以积极力量为核心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行为模型,解释了积极力量是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1.个性化积极力量
发展学生的积极力量具有重要的预防价值。只有人本身的积极力量(如爱心、胜任、对美的追求、乐观、勇气、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人身上的积极力量至少有24种,而且每种积极力量的水平又不一样,那么到底哪种积极力量对预防问题的产生才更有效呢?
积极心理学近期的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最有代表性的积极力量是预防其产生各种问题的最有效工具,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积极力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一答案有点出乎意料,一般认为,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缺少什么而补足什么,而积极教育是利用学生已经具有的——而且是发展得最好的东西来发展学生。
原因其实很简单,个性化积极力量是个体身心最有力量的东西,用它来抵抗外在的消极刺激才最有效。一个人的个性化积极力量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势,正如人具有智力优势,有的人擅长记忆,有的人擅长想象,而另外一些人擅长思维等,人在认知方面的最充分发展也只能建立在其优势上。积极力量这种类性格优势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只有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化的积极力量,并使之成为人格中的主要成分,就会让个体在这种积极力量方面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个性化的积极力量会驱使学生表现出相应的积极行为,如宽容他人,正确地认识自我,充满好奇地探索未知的世界等,而由个性化的积极力量驱使的行为能帮助学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个性化的积极力量让学生能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地认识世界,这让他们不但感受到发生在周围的美好事物,也让他们自己成为美好事物的一部分。在和社会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心理资源,而心理资源是个体应对消极事件、品味积极事件的重要能源。心理资源的盈亏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2.心理资源
心理资源其实就是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各种有意识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的能量。心理学家Kanfer等人把它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未分化的能量池,它意味着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7]。心理资源是控制应对危机时反应的关键因素,并被证实有利于身心健康[8]。从过去的研究来看,积极力量主要依赖于个体的心理资源,只有当青少年具有足够的心理资源,他们才会具有较强的积极力量。尽管不同的研究者侧重于不同的资源,但有四种资源被一致认为有利于身心健康,分别是:乐观、胜任感、自尊感和社会支持。
乐观是认为好事比坏事更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期望,是一种积极的认知风格。一个人之所以乐观,主要是因为这个人学会了把消极事件、消极体验及所面临的挫折或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乐观不是为了暂时的高兴而歪曲事实,而是以更积极的方式解释失败并形成对自己更具有鼓励性的看法。乐观的意义不仅仅是增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有勇气接受新的挑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乐观更可能是一种个人能力,可以用乐商来进行衡量[9]。
胜任感又称自我控制感,它是指一个人能否控制或影响其行为结果。当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使得自己的行为结果满足自己的要求或收到积极的反馈时,就会产生胜任感。胜任感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能增加学生在这一行为中的内在动机。
自尊感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认同。它实际上和胜任感有紧密的关系,当一个人的外界评价和自我评价都很高时,就会获得自尊感。自尊感高的个体在困难面前不会轻易妥协,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大致稳定的,不会因为一次失误就彻底否定自己。
社会支持是指周围人在个体需要的时候给予关心,在个体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研究一致表明,社会支持减少了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负面情绪,增强了人们在面对长期压力时的心理调适能力。
个体在应对压力事件、调节负性情绪和抵制不良诱惑时都需要自我控制。而心理资源作为一种用于自我控制的能量,为人的这些心理活动或行为提供了能量支持。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资源越充足,他的意识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质量就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高。
3.协调人格
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而外在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力量作为一种类性格特质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下而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活动。因此,积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10]。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所说:如果你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建构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促进人的积极力量的发展来建构或改善个体的人格。当一个人的积极力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自然就会挤占一些不良性格特点生长的空间。
四、结论
心理健康相关学科的研究表明,个体在意识到自己的健康目标之后,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形成相应的策略,也就是说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去努力使自己的态度及行为与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而把解决心理问题作为健康目标并不能促进他们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积极力量是一种生长性目标,会使个体在生活中永远处于不断追求幸福和不断发展自己的状态。因此对中小学生来说,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目标相当重要。
长久以来,学校一直被当作传授知识的工具性场所,而被忽略了作为激发学生精神成长的生命力场所的可能性。提倡培养积极力量,实际上是提倡以自我实现为导向、以幸福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帮助中小学生识别自己身上的个性化积极力量,并意识到自己在其他积极力量方面的潜能,就是建立健康目标的过程。当教育者把目光投向中小学生的积极力量时,这种关注就是一种养料,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会不断生长,让他们从更好的角度认识世界并和周围的环境互动,为自己带来切实的积极结果。拥有积极力量的中小学生,其心理状态不只是“没有问题”,而是能够促进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复杂但更有效的长期投资,这种教育恢复了教育的本来功能和使命,使得人的积极力量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得幸福。这为青少年未来的自我发展和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娟, 任俊, 马甜语. 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 心理科学, 2009,32(2): 487-489.
[2]Park N,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23(5): 603-619.
[3]Dahlsgaard K,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Shared Virtue: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5,9(3): 203.
[4]Wright T A.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idea whose time has truly com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24(4): 437-442.
[5]张高产.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22(2): 36-38.
[6]Shimai S, Otake K, Park N,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Convergence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American and Japanese young adult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6,7(3): 311-322.
[7]Kanfer R, Ackerman P L. 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An integrative/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skill acquisi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9,74(4): 657.
[8]詹鋆, 任俊. 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资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20(009): 1457-1466.
[9]任俊, 彭年强, 罗劲. 乐商: 一个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命运的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21(004): 571-580.
[10]任俊, 叶浩生. 积极人格: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 120-126.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