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
在数学课堂上,逐步与语文学科渗透整合,允许诗词、散文、故事等文学形式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语文)”在数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可以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心得摘几个“数文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引用语文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明确概念
有感情地读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这是数学课“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导入,很难想象吧!教者精心创设“诵读语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情境,乍一听不像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其目的就是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此为载体导入“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紧接着,教者顺势提出一系列问题:①山下的松树比小松树 。②(找出一位学生和教师比高)他比老师。③(两位差不多的学生比高)甲比乙。(矮一些)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文学知识”中抽象数学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创设“数学情境”,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有效地实现“数文结合”。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是学生在语文课中早已学过的课文,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以此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整合语文与数学的内容,既避开了数学的枯燥,又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多多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同时,我们数学教师也要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巧妙地整合学科资源,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快乐数学,体味学习的乐趣。
二、穿插丰富的古诗词,韵味横生,激发兴趣
笔者发现,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古诗词、典故等,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感情,同时将数学概念形象化、生动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
如教“观察物体”,总结时,教者让学生吟诵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古诗,也是一首哲理诗。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首古诗也蕴含了一些普通的数学原理,你看出来了吗?”在古诗的诵念中,学生明白了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不一定相同。还有学生说:“这首诗说的是观察物体的道理,如果他能从大山中走出来,就能看到大山的全貌了。”教者顺势延伸了话题:“是啊,当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如果你的视野开阔些、胸怀宽广些,矛盾就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事了。”
三、结合成语、词语,辅之肢体动作,记忆深刻
儿童的思维开始于动作,人为地割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来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真切体会,用心感悟,深刻记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些知识是生涩难记的,笔者就结合学生所学,大胆地与学生已经学过的成语、词语相结合,并加以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如教学“认识方向”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在帮助学生识别记忆平面图上的方向时,教者利用了“四面八方”这个成语来概括,并用“米”字图加动作帮助记忆:假想自己站在“米”字中间,面朝北,伸出右臂斜上举,表示“东北”;伸出右臂斜下,表示“东南”;同样用左臂表示出“西北”和“西南”。学生动手动脑,如此两遍之后,基本已经记得。同时,再通过教者出示动作,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这样的练习,“四面八方”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讲故事、编儿歌,优化数学课堂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若能好好地利用到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中,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生对钟面上的三根针的作用总是分不清,特别是它们之间的进率不理解。于是,教者就把短针比作乌龟(因为它比较矮),把长针比作兔子(因为兔子的腿比较长),自编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乌龟和兔子来赛跑,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当裁判。一声枪响后,它们跑呀跑呀,乌龟跑得慢吞吞的,兔子很快,跑完了一圈,回到了起点处(这时边说边转动指针),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停”,兔子跑一圈用了60分钟,乌龟才跑了一大格,时间是1小时,因为它们用的时间一样多,所以1小时=60分钟。这样,学生们对时与分之间的进率记得特别牢。
另外,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巧用儿歌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儿歌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会让学生倍感亲切,生动、易学、易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宗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