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2014-04-29 00:29王忠义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读物课外阅读

王忠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但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小觑,如课外阅读氛围不浓、课外书数量少、课外阅读评价滞后等问题都非常严重。如何改变这些不良因素,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并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呢?

一、创氛围激发兴趣

1、优雅的校园读书氛围是学生喜爱读书的前提。要让每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读书、学习的地方,随时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接受书香的感染。比如,在教学楼走廊内张贴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成语故事等,还有班级墙报,围绕“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来设计文化用语,而且内容可每周更换,使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语文节、校园童话节、讀书读报活动等。每学期举办一次故事会,评选出故事大王;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评选最佳读书笔记或优秀小读者。在班级布置一个读书心得展示台,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二、寻源头培养兴趣

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定一些阅读的范围,促进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完《毛主席在花山》、《七律﹒ 长征 》、《青山处处埋忠骨 》等课文后,指定学生阅读有关介绍革命历史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深化,领略到伟人的伟大和平凡  。

根据学生的年龄推荐读物。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兴趣也随之不同。如中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类、科学类、节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秘感、创造性的读物。那就选择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在寒暑假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大战火星人》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还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数学、史地、天文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三、重指导提高效率

1、固定课外阅读时间。这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学生在校的集中阅读时间可以是早晨上课前及早读课,或是下午的课外阅读时间,每班学生在学校规定集中阅读时间内,都要有一名教师在班内伴读,帮助学生解疑释难,维持阅读秩序。为了扩展读书空间,学校最好在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学校的阅读计划,要求家长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读书环境。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让学生有书可读,天天可读,阅读习惯才能逐步得到培养。

2、阅读与记录相结合。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让学生从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便成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阅读积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读书也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了什么书,在读书笔记上记下篇名、作者、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及时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以及发现的新问题、新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是阅读的收获,学会运用,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阅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花草树木,或虫鱼鸟兽,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与“书山”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逐渐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盼望着读,自觉地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读物课外阅读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