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因纪录印尼1965至1968年间大规模血洗华人的纪录片《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入围奥斯卡金像奖,不堪回首的印尼屠华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一时之间,印尼杀淫劫掠华人的图片在网络上四处流传,提醒着国民对印尼的切齿之恨。
纪录片和网传的血腥图片分别呈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印尼两次最重大的排华事件——1960年代的“九三零”大屠杀和1998年的黑色五月暴动。华族同胞之悲惨无助和刽子手之残暴无耻实在令人痛心、愤慨,人们不免疑问,这一蕞尔小国为何频繁迫害华人?
殖民时代的仇恨为排华种下历史因子
17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尼,他们很快发现,整个东南亚的贸易网络基本已经掌控在华人手中。荷兰殖民者感到印尼华人在商贸方面建立的基础对其统治权威和经济利益构成威胁,但又想利用华人已经建立的商业网络和贸易渠道,因而对华人采取“恩威并重”的统治方式:一方面利用华人善于经营的特点达到殖民掠夺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武力迫使华人屈从于殖民当局。
与此同时,华人也成为荷兰人统治印尼的工具。荷兰殖民者对印尼土著与华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人分三等,欧洲人(主要是荷兰人)为一等,外来东方人(主要是华人,还有印度人等)为二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尼土著被踩在最底层。
比如,殖民地当局容许华人经商,但不让他们占土务农,有效地把经商的華人和种田的印尼土著按功能分割开来。荷兰统治当局甚至派华人负责收税,并容许他们从中牟利。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了印尼社会严重的等级差别,而且使印尼华人与印尼土著居民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种族、经济、宗教和社会生活的隔阂。
荷兰人这种“以夷制夷”的统治策略,不仅成功利用华人经商赢得巨大的利润,同时使得种族间不平等的问题聚焦在华人和印尼土著之间。在这种统治方法下,华人也有利可图,日子并不是十分难过,因此少有抗拒,反而灵活地“适应”,成了土著眼中殖民帝国的帮凶。
1740年的“红溪惨案”是华人证明自己也是殖民史受害者的最大证据,但在印尼土著看来,那只是殖民主子和帮凶之间的内部斗争。
殖民时期形成的印尼华人与土著之间的严重分裂,成为后来印尼屡次排华的历史根源。
冷战背景下的“九三零”大屠杀
在二战后的世界民族解放浪潮中,印尼实现独立。政治方面,“国父”苏加诺提出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并在1955年成功召开亚非会议,鼓励当时的亚非国家从事反殖运动,这与同属“第三世界”的中国的主张一致。冷战初期,印尼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
然而,印尼国内的政局并不稳定。印尼政权中,印尼共、陆军、苏加诺总统本人的势力三足鼎立:印尼共拥有300余万党员,华人居多,是印尼最大政党、世界第三大共产党;陆军受美国扶植;而苏加诺则持中立路线,但其反殖民立场,让军方无法分化他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1950年代末,由于印尼政治形势动荡、经济发展缓慢,同化华人的舆论日渐强大,限制和排斥华人的国家行为和民间反应明显增强。1959年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外侨在县以下地区经营零售业,后来发展为禁止外侨在县以下地区居住。逼迁华侨的行动推动了民间性的排华风潮。华文学校被裁撤,华文报馆被查封,华侨社团被限制,一些华侨甚至被监禁或杀害。1959-1960年间,中国政府接回受难华侨十余万人。
1965年,随着苏加诺病重,印尼政局突变。9月30日深夜,苏加诺总统卫队营长翁东中校等人,率部秘密突袭了7位陆军高级将领宅邸,将其中6人打死。随后发布全国公告,声称事件是为保护苏加诺免受由美国中情局扶持的陆军将领控制。
但这次行动并未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次日下午,陆军领袖苏哈托发动反攻。苏哈托宣布,印尼共策划了此次政变,且背后有中共支持,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针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
在苏哈托组织的反共清洗中,至少50万人被屠杀,由于中国曾参与援助苏加诺的印尼政府,导致大量华人被当作中国的“第五纵队”加以清肃。当时流经雅加达的梭罗河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尸体,河岸被血污浸染。这次大屠杀已被认为是世界最严重的大屠杀之一。
黑色五月暴动:华人沦为转嫁社会危机替罪羊
在苏哈托军事专政的三十多年间,印尼华人在政治上始终受到排斥,在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受到强迫同化的压制,但是华人在商业领域的发展机会并未丧失。
有观察者认为,印尼国家在经济方面对华人的依赖已形成惰性,而且官场的腐败之风对华人经济的索求在一定意义上也保护了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空间。除印尼国家控制的能源、采矿、交通、通讯等行业外,华人在加工制造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银行业等方面均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印尼华人仅占印尼总人口的3.5%,但其资产总量占印尼社会私有资本的70%左右。
然而,印尼华人在经济领域的成就并未赢得尊重,他们被视为“经济动物”和控制印尼经济的集团而遭到鄙视和非议。统治集团对华人经济的利用(尤其是权钱交易)所造成的印尼社会的不满,往往使华人成为政治动荡的牺牲品和转嫁社会危机的“替罪羊”。
1990年,中国与印尼复交,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但排华现象仍持续发生。这些骚乱的起因或为工人罢工,或为发生在个体华人身上的偶然事情,结果都引发了大规模的排华行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印尼沉重一击。印尼民众长期积蓄的对苏哈托的专制统治和腐败之风的强烈不满,与经济危机相互交织,终于引发了1998年4、5月间针对苏哈托政权的大规模抗议行动。然而,学生的游行示威行动,却演化为一场对华人烧杀、抢掠的暴行。
5月13日至16日,印尼暴徒发动一系列针对华裔社群的屠杀,数万名华裔受到有组织的虐待与杀害,其中数千华人妇女遭强暴。这次排华事件被称为“黑色五月暴动”。印尼政府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国际人权人士的调查表明此次暴乱为印尼军方所策划。
印尼社会贫富悬殊,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不容忽视,同时它又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利用种族冲突来掩盖阶级矛盾,可谓转嫁统治危机便利的方式。风雨飘摇的苏哈托政府运用了这个专制政权惯用的阴谋,将印尼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转嫁、宣泄于华人,又在造成暴乱的失控态势后,合理合法地对印尼民众改变现状的民主要求实施镇压。
排华暴行没有瞒过国际社会的眼睛,苏哈托也没能逃过印尼民众对民主变革的强烈要求,政权很快易手。只是,遭遇浩劫的华人至今未能惩治罪犯,伸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