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研究

2014-04-29 00:44李继柏
成才之路 2014年31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语文教学习惯

李继柏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提升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习惯;成长成才

习惯是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良好的习惯伴随人的一生,能使人终身受益。而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哪一门课程的教学,首要任务都是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好习惯,才能有好成绩,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性课程的语文课,更应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足以看出习惯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提倡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正是顺应了学生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老师上课之前,学生自己先预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学生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冲突、相互作用来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从而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高效、更加深入。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的知识,课后又会忘记。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对当天学过的东西越是及时复习,就越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遗忘率,从而有效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把日常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弥补学生知识系统中的缺陷。

(2)养成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只要动笔写字,就要端端正正,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养成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能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堂上,应该让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自由阅读、热烈讨论。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个人所得,争先恐后发表所感、所悟。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4)养成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朗读、背诵的佳话,特别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七焚”的故事尤为著名。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5)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要学好语文,仅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有效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将课内外知识有效融合,不仅能积累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也是大有益处的。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学生有时会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某一问题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如《飞向月球》这一课,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对月球和太空的知识有了大致了解,也很好奇。通过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可以让学生对月球与太空以及“失重”这些知识进行全面了解,拓宽知识面。这样,也使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自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就能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实行多层次、多侧面引导,强化常规管理,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语文教学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积极引导大学生士兵立志军营成长成才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