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考查,审题关卡是对学生学情的第一层筛选;对材料命意能否有效解读,是区分作文立意高下的第二层关卡。而这两个关卡都过了之后,选择怎样的文体,怎样的文体最受欢迎,这是多数同学关心的。今天就来谈谈议论性散文的写作,这种文体是高考阅卷场上最受欢迎的文体之一。
议论性散文贵在形理兼备。形,即形象,她不像严谨的议论文,语言严肃,驾驭不好就变得干枯乏味,她是用一些形象、散文式的笔法发表议论,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观点。她也拥有议论文的结构思路,但比较侧重形象的突出、画面的再现,在形象的描述与刻画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蕴含,从情感的抒发中领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因此,她融形象性、抒情性和哲理性于一体。作者可以思接千载、横亘古今,充分展示联想和想象能力,展示自己的阅读面,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而后在关键处有一两句给人启发的句子,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索境界,余音缭绕,引人深思。
那议论文散文会有哪些显著特点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
题目至关重要,她是文章的眼睛。她把文章内容浓缩成了短小、对称、形象的语言,连接了读者,引人入胜,让读者心领神会,一见钟情。
现以2014年江苏南通三模高考作文模拟题“平凡与不平凡”为例谈谈。
几个同学的作文题目如下:《平地筑伟业》《于平凡中求不平凡》《道是伟大却寻常》《平凡人的进化论》《平凡中酝酿非凡》《平凡与伟大》《平凡成就不凡》《让平凡开花》《水思》《莲花不必在净土》等。
那次作文90%以上的拟题纯属平庸,不偏不亮。想要脱颖而出也实属困难,但是如果读者看到《水思》《莲花不必在净土》这类的题目,定然眼睛一亮:水,常见之物,是很平凡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也非稀物啊,这样的拟题,形象且富有想象力,切题而且拟题巧妙,容易吸引读者读下去。
再如《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深不浅种荷花》(2013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心田半亩种青春》《薄暮依旧炒米香》(2014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等满分作文,在拟题上就占先机了。
所以,题目的巧妙,不仅体现了你的匠心独运,也可以在你行文时让你灵感倍现。拟题时候想想形象性的表述,想想诗文的化用,想想音韵的爽口等,那么精彩纷呈也会离你不远。
二、拥有以事、物为形,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近年,各省高考改革新方案陆续出台,语文分值提升。这是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写作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展示自己的才情,与那些只用几个常见的论据,不痛不痒的分析的作文相比,那作文的境界自然是天壤之别。所以,联想和想象力就在行文中尤为必要。
江苏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静静呵护一朵花开》,以安东尼的绘本、张晓风散文、川端康成的名言架构了整篇文章,这是作者联想到的,充分体现了文学素养。现以形象生动,境界全出,令人赞叹的《水思》为例分析(见文末)。
全文以“如此邀越,如此咆哮。它于我心,升至了伟然的高度”的黄河水为依托,联想到“于田畔静静匍匐的,是平凡的水;于屋角默默蛰居的,还是庸常的水”,两者相比,提出大众之惑。而后“黄河水过虎跳涯,浊黄的河水仿佛一滴滴发起狂来,对着磷桀怪石,他们狂吼着猛冲过去,撕咬着、冲撞着,或飞溅空中,宣告水的不凡,或打上几个圈子……”作者进一步再现了画面,让人身临其境。作者借对黄河水的感悟,自然联想到了人,想到了周老,层层深入,最终得出了结论:平凡之人亦可一跃而成伟人。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所以,同学们拿起书本,博采众长,提升文学素养是唯一的途径。
三、拥有驾驭语言,展示理趣的思维
议论性散文最终要回到理趣上,通过自我审度(把自我的品读思考体现出来)、自我完善(把自我的认识启发表述出来),没有或者少有感情色彩的客观议论以区别一般的议论文。
如习作《异域街头》,作者借一事为托,见到一老人街头拉二胡,观察过路人的各种表现,最终自然升华了思想:
街头再次喧闹,仿佛那场偶然的音乐只是梦中所见。望着年轻人渐渐隐入人群的背影,我的内心涌起一潮又一潮的柔软。不比那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也不似那露天狂欢的演唱会,在这短暂的几分钟内,我们不必正襟危坐,不必声嘶力竭,这年轻人行走时突发的艺术感只是人们的心上陆续地注入一缕缕阳光,没有音乐会后的疲倦,没有狂欢的寂寥,却是最深刻人心的。何为艺术?我想,只有这种贴近人心,贴近生活的艺术才是真的艺术吧。
有人曾对林清玄说过:“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作者就这样智慧地诠释了这种观点,让人信服。
用语“渐渐隐入”“涌起一潮又一潮”“陆续地注入一缕缕阳光”等富有动感,“金碧辉煌”“露天狂欢”等画面感强烈,“疲倦”“寂寥”“最深刻人心”等词力度强,震人心魄。这些对词语的灵活驾驭,对句式的灵活使用,与其他干瘪的论述,境界就完全不同了。
余光中说过:在一切的文体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时、最透明的言谈……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仔细品读这句话,再联系高中议论文写作,学生习惯写成应试的八股文,那些不出新意的中心论点,一目了然的论证过程,呆板的结构脉络,平庸的字迹与平庸的语言……比比看……就不多说了。
宋包恢《答曾子华论诗》一文说:“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有穷智极力之所不能到者,犹造化自然之声也。”其实议论性散文也有其相似之处,她需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从拟题开始提升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多注重理趣,期待的惊喜会如约而至。
水思
江苏省海门中学2014届高三(12)班 杨震宇
血脉贲张,凝于地,我被水的气势惊得动弹不得。我从未想过会有水,如此激越;我亦从未想过,会有水,如此咆哮。它于我心,升至了伟然的高度。
黄河水过虎跳涯,浊黄的河水仿佛一滴滴发起狂来,对着磷桀怪石,他们狂吼着猛冲过去,撕咬着,冲撞着,或飞溅空中,宣告水的不凡,或打上几个圈子,显示水的桀然……此时的水,却哪有往日里逆来顺受的那副奴才样儿!
犹记昨日闻得今来观水,心下不免几分轻视,水乡的我们,没见过水么?于田畔静静匍匐的,是平凡的水;于屋角默默蛰居的还是庸常的水;至于黄水,大抵脱不去一身凡气,亦无多少看处。
水声隆隆,将我回神至眼前。我心下顿生疑窦:是什么造就了黄河水于虎跳涯的磅礴。
是那青藏高原兀自拔高随手捎起了水的高度,还是几时人们悄悄助水拥有了豪迈与不羁的脾性?亦或是点点水星隐坚韧于艰苦跋涉,从海边至山巅,再借地利激起平凡背后的伟岸,决意痛痛快快疯一次?
观水于平凡转而伟岸的一跃,内心泛起明悟的涟漪。水如此,人不亦如此?
芸芸众生一如汪洋浩瀚,众人皆凡,于是泯然众人矣,欲至光耀万丈的伟大彼岸,吾等何不习得水的精义而自渡?默然努力,悄然奋发自会有那虎跳之至,助人之一跃,即从平凡变至伟大!
再看黄河,水汽勃发于江面,一阵朦胧,我于此一瞰,却若见伏案二十三载无闻于世,却终著《浅论红楼》而名满天下的周老;又若见古佛青灯垂首苦研《中庸》,终一朝取第、大展宏图的“书此景,却不是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映证?
屹立江边,聆听黄河汹涌之真言,握一滴溅于手中的水,将其中的平凡至伟大的赞歌铭于已然奔腾的血脉之中。
喃喃自语:“平凡之人亦可一跃而成伟人。“心中升腾起照耀我前行的明光,周边血脉里,淌着向往伟岸的激昂!
(指导老师:蔡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