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课程基本特征的: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1]可见,活动是品德课堂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是品德课堂的基本教学策略。课标还给我们建议了常见的活动形式:讨论、搜集信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和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被“活动什么?怎么活动?”所困惑,常常出现“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热闹却低效”这样的现象。如何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的、学生感兴趣的、富有德育实效的活动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活动设计“与时俱进”
活动设计“与时俱进”,既指活动设计要巧妙利用时事,着眼学生现实生活,也指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使活动设计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和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
1.巧妙利用时事
时事是指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它作为教材知识的一个新的支撑点,恰好弥补了教材的滞后性。如果我们能将时事背景与课堂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联系起来,我们的活动设计会更富有生气。
2014年6月我执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10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通过对家乡位置的了解,拓宽对家乡以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的认识,能热爱自己的家乡。当时青奥火炬正在祖国各地热火朝天地传递,于是这节课,我设计了“争当火炬手”的闯关活动。学生在“地图知识知多少”“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了解省级行政区”的闯关活动过程中,将得到一个正面是火炬形状,背面写着相应省级行政区名称及不同序号的“火炬”。最后请各位火炬手按顺序将火炬传递到地图(一份中国地图张贴在黑板上)上的指定位置。小小的火炬既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和激励,同时又让学生在争当火炬手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展开了教学。最后的火炬传递活动,既通过模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传递火炬的神圣和光荣,更是让学生再一次感知中国地图,强化对省级行政区的认识。这节课紧扣实事——青奥火炬传递展开设计,使得整节课主题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现实指导意义。
2.着眼学生现实生活
品德课程源于生活,是指让儿童在自己的、正在发生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2]儿童的生活是日新月异的,是具有地区差异性的。因此我们的活动设计,必须从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他们在生活中所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以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烦恼等来安排内容。
在执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6课《平安回家》一课时,我首先跟着孩子们的放学路队,仔细了解了校园周边的道路情况,发现短短200米左右的路程路况却异常复杂:校门口的人行道上趴满一辆辆汽车,成了停车场,孩子们只能和汽车、电瓶车等混行;往前100米是个三岔路口,既无人行道,也无红绿灯,孩子们只能在来往的车流中穿行,到达马路对面;再往前是个十字路口,有人行横道但被卖菜、卖水果的占领,有汽车信号灯却无行人信号灯……这复杂而又凶险的道路情况就是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我们的教学绝不能纸上谈兵,而必须在课堂上重现这样真实的场景,具体有效地进行指导,实实在在地教会孩子“走路”。
在活动设计时,我始终坚持“将单一的标志认识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进行指导”的理念,从“校门口的道路——校门右侧的道路——校门口右手边的三叉路口——学校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带着学生认一认、说一说、辨一辨、走一走,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就不是呆板而空洞的标志,而是活生生的他们自己的生活。从了解认识到实战演练,让学生自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安全秘笈”!整节课,学生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对出现在教室里的斑马线、红绿灯感觉新奇;对出现在屏幕上的每天放学都要经过的路口感觉亲切;对自己和同学横穿马路的走法提出疑问及修正意见……因此,只有从儿童当下的生活中捕捉教学的素材,设计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直观的体验,探究的愿望,践行的勇气。
二、活动设计要“因地制宜”
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资源。[3]
交通安全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于是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来到学校教学楼左手边的交通标志路,它有个有趣的名字——人在乐途,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我组织他们玩“交通标志进退游戏”;还带着他们来到学校五楼的交通体验馆,一起观看交通3D电影,一起模拟马路骑行。学校的“左邻”是江苏省边防总队,于是教学《坐立走 有精神》一课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军营,请武警战士做他们这节课的老师;学校的“右舍”是鼓楼区法院,于是教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我为他们请来了少年庭的庭长;在开展公民法制教育活动时,我先后带着他们去过“南京市交通管理局”“鼓楼区食品监督局”等部门……
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课堂以外还存在着广阔的学习空间。所以,要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设计各种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
三、活动设计“量体裁衣”
好的活动设计犹如一件华丽的外衣,而相应的教学内容犹如穿这件华丽外衣的人。如果“人”“衣”合一,则气质非凡。可如若“人”“衣”相斥,则弄巧成拙。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4]
2600多年前,崇尚民主的雅典人首创了民主政体,该如何向学生介绍民主、介绍政体呢?在执教《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9课《奥林匹克的故乡》时,我以“探寻希腊文明之旅”的活动串起整节课。在“民主之旅”的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小组自行选举本次旅行团的团长,然后举手表决,体会民主。然后开展阅读小竞赛,了解当时希腊人是如何实行民主、民主的优缺点有哪些。我认为与其用下定义的方式,生硬地告诉孩子什么叫民主,不如引导他们亲历民主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当我问“是我指定呢还是大家推选呢?为什么?”时,不少孩子选择让我来指定,他们的理由一是平时都是老师指定,二是那样他们不用得罪同学。但这立即受到了另外一些孩子的反对:老师并不了解我们(我是借班上课),应该我们自己推选,才更合适。看,孩子们中间既有民主的“战士”,也有民主的“奴隶”,但这样的活动经常参加后,相信越来越多的“奴隶”会翻身做主人的。
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我们不宜在一节课内“堆砌”式地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加以选择,那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的效用。
四、活动设计要注意学科整合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如果只将品德课程置于封闭的单一学科系统之内,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学将是一个什么状态,学生还会不会喜欢这门课程。如果在教学中有体育游戏、有表演活动、有诗歌诵读、有演讲、有故事会……这样的学习是多么生动,这样的活动设计又是多么能打动和吸引学生。[5]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13课《我们共同的家》,教学目标之一是:初步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从而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我用“快乐中国行”的活动串起了整节课。在快乐中国行第一站“我们的家有多大”中,我将教学与数学学科整合:“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整个龙江小区大约是1平方千米,算一算我们共同的家相当于多少个龙江小区?英国的陆地面积是24万平方千米,按比例缩小后,这个圆形代表我们的家,这个扇形代表英国,数一数,比一比,中国相当于多少个英国?在快乐中国行第三站“民族知多少”这个环节时,我出示了傣族服饰、泼水节的画面,播放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乐曲,和孩子一起学跳新疆舞,将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来。
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资源系统,通过活动设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好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实现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贯通,就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整合。
品德课堂活动设计如果灵活、真实、丰富、有效,一定能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实起来,吸引学生兴致盎然地去体验、去探究,更精彩地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丰富道德情感,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参考文献:
[1][3][4]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7、14.
[2]鲁洁.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培训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张茂聪.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71.
(封翠萍,南京市龙江小学,210000)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