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指的是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目的是研究学生学习状态、进程和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活动。实践中,组织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表现、发音准确的英语特长生,担任教学评价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五员”作用,能够配合教师达到教学目的,及时有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提升英语形成性评价的质量。
一、授课准备时,当好信息员
着眼教学设计内容应做到紧贴本班实际、紧贴学生思想实际、紧贴学生年龄特点实际,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及时召开特长生教学评价小组长会,根据他们的汇报和平时了解的思想情况,确立授课重点。如在教授At a Music Lesson一课前,请这些学生在班级中调查了解学生的专长,根据收集的诸如会唱歌、跳舞、绘画等鲜活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从而为更好地教授该单元的重点句型What can you do? Can you...?及有关的动词类词汇奠定了基础。课上得怎么样,需要学生来评价,教师可以直接找学生了解,通过发挥特长生信息员的作用,更能够了解掌握到真实情况,看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方面作出什么样的评价,从而为施教者下次选准教育切入点,提高授课针对性打下基础。
二、教案试讲时,当好检验员
教案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召集各特长生评价小组长参与英语教案修改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试讲难落实的问题,变“单兵作战”为“集体攻关”。在教案审定中,特长生评价小组长主要是围绕“难不难”“行不行”“喜欢不喜欢”三个指标,通过“三看”,把好“审查”关。一看教案联系本班实际紧不紧;二看联系学生年龄特点紧不紧;三看联系教学目的紧不紧。如我在进行Whats your job?教学时,设计了让学生自带一张照片,原本想通过在课堂用所学句型询问照片上人物职业这一环节,达到熟悉句型、操练句型的目的,但在特长生评价小组中试讲后,小组长评价,这样做并未达到预想效果,许多学生注意力完全被照片上的人物、背景、场所所吸引,相互之间交头接耳说个不停,“心思”集中不到问答对话上,起不到很好的课堂句型操练效果。听了特长生这样的评价,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就采取了他们的评价意见,在正式上课时变换了形式,让两人一组的学生对对方父母亲的职业进行询问并记录,然后再出示他们的记录,问:Whats his/her job?答:Hes/Shes...又问:Whos he/she?让同学猜,这样做可以使同学们好奇心增强,又能锻炼开口说话能力,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了重点句型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教学中,当好小教员
充分发挥特长生评价小组长骨干作用,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教师为主、特长生评价小组长为辅的方式。即教师引入该课教学重点后,通过提问,特长生评价小组长发挥接受能力快、发音准确、口语流利的优势进行回答,给其他同学做好榜样,树立典范,培养信心。二是采取整体交流的方式。如,进行“Shopping”教学中,结合该主题的重点,以评价小组长为主体,学生几人为一组,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除了“Shopping”一些交际用语外,还可加入建议去购物、购买什么等有关延伸拓展内容,这就需要小组长发挥随机引导的作用,使对话表演贴近现实,较好调动了大家的参教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的热情。三是“一事一议”的方式。五年级曾有部分学生抵触英语学习现象蔓延,针对这一现象,我及时组织各班开展了以“Why do we learn English?”为课题的教育,由评价小组长帮助4名有此现象的学生整理好发言提纲,让他们分别登台讲明学好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较好地激发了部分学生学好英语的上进心和自觉性。
四、组织讨论中,当好引导员
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要让学生四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对话交流,以操练本课句型,在有效操练新句型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小组对话交流中,特长生评价小组长就起到以下作用:一是督促组员进行真正的英语交流,不偏题、不跑题;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们结合以往所学知识来交流;三是讨论结束后,组长可先评价此次讨论好的方面、存在的不足,哪个同学讲得不错等,教师最后再作总结评价。特长生评价小组长通常采用三种引导方法,一是启发式,为之铺垫;二是鼓励式,为之叫好;三是激将式,为之推动。这样就能始终把握引导讨论的主动权,避免冷场、偏题现象,把讨论引向深入,搞好评价氛围,充实评价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五、阶段小结时,当好建议员
评估教学效果,提出建议性意见,是特长生评价小组长的重要任务。而阶段性小结恰恰提供了这个机会,学生哪些知识完全接受运用了,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掌握,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有没有偏袒偏护的现象,需要小组长当好教师的得力助手去了解、去掌握。还有何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经验交流、怎样组织经验交流、怎样对教学的活动进行改进等等方面,要鼓励小组长作出阶段性的评价意见,主要围绕“学生有没有学进去?”“教师有没有讲好课?”代表学生作出评价裁决,并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个评价裁决,教师要认真对待,在鼓励表扬特长生的同时,从中发现不足和问题,作为纠正偏差、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而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徐品芳,南京市长平路小学,210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