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华
一、读
历史教学中,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综合等问题能力的提高。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才能在课文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够分析出英国为什么发动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问题解决了,自然引出了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和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及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阅读《南京条约》一目,學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条约签订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四个要素,教师再引导分析归纳条约内容,学生即能指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关税主权四个要素。学生通过阅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流畅地读,有目的地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得到的效果就会不同。
二、思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思,思能促学。例如,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首先我提出秦汉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文化昌盛的局面?学生思考后,能从很高很广的角度分析,即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几方面分析考虑,准确回答出问题;还有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那些方面?学生通过思考归纳总结出:政治上实行削藩;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经济上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这样,学生思考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有了学习动力,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兴趣是学习历史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学、问、思有机融合与渗透使学生思维在瞬间碰撞出闪亮的火花,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抓住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思,进而把学生导入创造性学习的情境之中。
三、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历史教材中有些难度较大、却较灵活的问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需要教师解惑,即精讲,如讲完世界史第一册第26课“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后,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国统一中的共性,指导学生利用思考题“想一想: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中,有那些相似点?教师用启发、诱导、讲解的方法回答这一问题,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能,又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五次侵华战争,前四次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分析其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能胜利,并补充晚清战略思维的落后导致前四次战争失败,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学习西安事变爆发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初中学生分析不透,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从亲美国、英国派进行分析、从亲日派分析、从中华民族历史前途分析、而后问题迎刃而解,教育目的达到了。
四、练
学,是接纳知识;练,是活化知识。教学中无论是口头练、笔头练,还是操作演示练,都是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动态反馈系统之中,都会使学生通过练促进能力的提高。教师授课后,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解答深浅各异的问题,巩固本节所学的内容,这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练习:当堂出题、学生答题,或者一课一练及时巩固;然后是学生与学生合作练习,一名同学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学生之间讨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达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议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要怕学生争论,同学们的看法可能各有不同,但也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允许仁智各见。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如,“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先让学生看教材及有关书籍,提出怎样评价”明治维新,“又怎样看中国的“戊戌变法”及当今的改革。经过讨论,学生想象丰富,观点看法虽然各异,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求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