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太坞

2014-04-29 13:24施长海
寻根 2014年4期
关键词:世祖施氏先祖

施长海

在浙东地名中,以讹名著称的,大概莫过于万太坞了。当地方言之“万”字,有两种读音:一是唇齿音,音同范,与官话音相近,有人就改作“范太坞”;二是双唇音,音同慢,这正是“万太坞”之“万”的本音,有人又谑成“慢太婆”。然而即使是这“万太坞”之名,依上辈的传言,也是讹名。其本名是“娓(音同煤)炭坞”,意思是烧炭的山谷。

万太坞是我们施氏的祖居之地。我们的先祖是否做过“卖炭翁”,今天已不得而知。从家谱看,始迁祖起一公的曾祖近智公,元代时“读书修行,隐居不仕”,事入明初高启、宋濂编撰的《节义传》。也许出于家族基因,起一公虽然出生于城郭热闹之境,却性秉山川清淑之气。他趋静避喧,选择了这处“有田可耕而薪可樵”的山坞,建屋安家。

起一公在山坞定居后,繁衍生息,自三世祖分作正一、正二、正三、正四、正五等五房之后,后裔散居万太坞及其周边沟谷。正一、正二房住下坳,正三房住前后墙门,正四房住上坳、桥下,正五房住黄泥田。正三房八世祖存仁、存义迁居长垟,存仁子文明、文杰、文冲、文海和存义子文高、文林、文荣再迁章下山、楼家屋基,十世祖尔保又迁梁弄。

这个稀缺的山坞,自闭于崇山峻岭的绝境。在通往梁弄、茭湖的公路开通前,从县城进南山,西线经谭家岭、赵宦岭,至梁弄,入上虞;东线经茭湖岭、虎坑岭,至大岚,入奉化。万太坞横处其间,成为交通的盲点。这种封闭性,一方面使先祖们甘于遁世,甘于田舍翁的生涯;另一方面,也使先祖们远离了尘嚣,远离了兵匪祸患。在明代倭寇的劫掠中,在明清易代的战乱中,万太坞都浑然故尔。

这样的安堵之境,在先祖们眼中,则是依赖于“疏水之迂回”,“龙脉之秀擎”。于是,起一公所见的那山,被神化为砥柱曲流的万宝山;起一公所见的那水,被尊崇为通江达海的福泽水。乾隆初年,七世祖元孝公施舍田山,在这山之阳水之滨,创建保龙庵,“保护麓村而益壮龙威”。至光绪三十二年,四修万太坞施氏宗谱时,谱名也改为“姚江”,既标以左溪之趋向,更示以施氏本根之所在——我们余姚施氏始祖捍海侯宿公的徙居地邓家巷,万太坞施氏始祖起一公、起二公的原住地义井巷,都在姚江城邑。

然而山坞不是堡垒,风水之佑也终属虚茫。鸦片战争之后,世扰俗乱,灾害不绝。先祖们开始不断向外迁徙。除了同邑邻村,如十三世祖坤玉徙山树堰头、万玉徙三溪口、琰玉与明玉徙岭下,更多的安家到外省外府,如十一世祖金瑞徙上海、十二世祖来声徙孝丰县姚家村、十三世祖艮山与艮乾徙安吉县递铺镇、十四世祖金生徙安吉县南乡、十五世祖圣宏徒山东。

到了血雨腥风的内战时期,万太坞更是遭遇一场浩劫。那是1947年冬天,在距离大村三里的长田岗小村中,国民党保安团包围了正在开会的中共四明工委。工委人员利用复杂的沟坑岩峁,安全撤至南黄黄娘堂村。一无所获的浙江保安团,拷打抢掠,竟一把火焚毁了全村十一户人家的房屋。时任中共姚虞县工委书记的薛驹作诗《长田村突围》,时任区委书记的梁辉与罗良章等人合作,撰写《长田五更调》,而最为流行的则是民谣《火烧长田》:“十二月十九五更头,‘浙保开来五百零。三面包围长田村,好够东西抢干净。七十三岁老大嬷,背胴拷得血淋淋。鸡鸭毛猪样样要,廿三间楼屋尽灰尘。夫子拉开木老老,打骂百姓像犯人。”

为了纪念长田村民的巨大牺牲,1961年,万太坞大义桥以上的半个村庄被命名为“长田大队”。2002年,下章村并入万太坞,新的行政村也以“长田”为名。

讹名远播的万太坞,不仅“长田”之名尚待刷新,而且物貌人情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20世纪70年代,那一曲福泽水被拦腰截断,铺筑起折扇似的“大寨田”;那一座万宝山也遭受洞凿炮打,冲泻出日夜喧哗的水瀑。进入21世纪,公路筑进了山坞深处,那一条必经的绕崖石径沦落成荒僻小路,那一块长揖至地的“接客岩”布满了野草苍苔。如今,施氏人家芸芸干人,却耕樵日稀,外务日繁,从教,从军,从政,打零活,跑供销,开商店……特别是随着下山移民工程的实施,大批万太坞村民移居阳光公寓。除了少数老人仍然安闲于林泉隐遁外,大多数人已经习惯繁华的城市生活。

然而每次温习家史,我总是深深感念始迁祖对于万太坞的情有独钟,每次回返故乡,我依然痴痴四望大自然赋予万太坞的崇山峻岭,修竹茂林。虽然茶园柴草丛生,田畴荒芜连片,劲挺的黄檀树已经枯槁,古朴的爱日堂几度翻修,但我的内心却一直默默祈望:万太坞,六百年前,你让我们的先祖不分南北兄弟雁行;六百年后,你也一定让我们的子弟经营四方眷念弥殷。

归去来兮万太坞,曾经的乐土,永远的家园。

猜你喜欢
世祖施氏先祖
施氏矿物同时吸附磷酸根和Cd(II)的研究
送你一幅画
施氏和孟氏
金开国前的部落战争——以世祖至穆宗时期为中心
大河村奇遇记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祖?
楚先祖年代考析
施氏假单胞菌F4产黄曲霉毒素B1降解酶条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