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龙娣
【摘要】 教学情境是解决问题的载体,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关键词】 情境;创设;兴趣;作用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收获颇多. 以下是我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几点思考:
1. 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 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什么样的长方形最美观、蜂窝为什么要做成正六边形的形状、打台球时应该怎样选择击球的线路……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过来为生活实践服务. ”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周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本中的数学情境很多,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铺地板、打折销售、屋顶人字架等等数学问题都镶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意义很大.
2. 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饶有兴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ABCD-EFGH,AG是它的一条对角线,一只蜘蛛在点A,一只虫子在点G,假设蜘蛛爬行的速度一定,那么蜘蛛沿怎样的路线爬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到虫子?又假如蜘蛛在纸盒外部的点A处,虫子位于棱CG的中点K处,并且虫子在纸盒的内部,那么蜘蛛又该沿怎样的路线爬行,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到虫子?本例中的第二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类似这样的情境问题普遍很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就连平时上课从不举手的后进生都举起了手. 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画图、计算,有些学生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3. 创设带“冲突”的问题情境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带有“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起到激趣、导疑、质疑、解疑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1,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 ,求这个两位数. ”在讲解完这道例题后,我对原题作了如下修改:将条件“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 ”,换成“ 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9”,其余条件不变,让学生板演. 学生设未知数之后,很快列出了方程,但在解方程时却发现,原方程经过正确变形后却是“0 = 0”,方程中没有了未知数!学生感到很纳闷,课堂上议论纷,有的说题目不对,有的说方程不对,有的说解方程的过程不对,还有人说本题无解. 这时,我提示学生,满足条件的数是存在的,比如23,学生大感意外!此时学生纷纷进入沉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4.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情境开放的种类很多,如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过程开放,等等. 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思,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5. 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参与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对画物体的三视图感到为难. 实际教学时,我有意将教学安排在晚自习时间进行,并事先要求学生找来玩具积木,让学生两人一组,用5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一个新的几何体,然后再画出它的三视图,并进行竞赛,课堂气氛极为热烈. 下课前,我问学生:“有谁知道老师将这一节课安排在晚自习时间进行的用意吗?”学生大惑不解!这时,我将教室内的灯光全部熄灭,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几何体的影子清晰地出现在白色的荧幕上.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物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就是物体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这时,我又问:“你能既快又准地画出几何体的俯视图吗?”学生们又是一片茫然. 这时,我取出墨汁,将它涂在几何体的下面,在白纸上轻轻一摁.“原来画物体的三视图这么简单!”我想,若干年以后,学生可能会忘记三视图的画法,但绝不会忘记这求知创新的情境!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就一定能为数学教学献上优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