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梅
我们把具有专业品格、专业品位、专业品牌的教师称为“三品”教师。本文专论教师的专业品位。教师的专业品位,具体表现为十个“力”。
一、教师的思想力
教师的思想力,是教师教学之本,是增强教育智慧的源泉。教师的思想源于教师独立思考和用心体验放大的“人”。学生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教师只有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并深思熟虑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特点,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的内涵和方式,有思想的教师,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再思考,把教育环节融入到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去,从而把教育行为当作艺术作品去精益求精;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做到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辨力强;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孜孜以求,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教育教学,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构思新方法;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在各种利益面前经得起引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原则;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常修执教之德,筑牢自己的精神家园,扼制自己的不良欲望,永远保持一颗纯正之心,使自己成为有个性、有特长、有品质的优秀教师;有思想力的教师,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能走在教育的最前沿,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有思想力的教师,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教师有理想、有主张,有坚持,就一定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力。
二、教师的学识力
教师的学识力,是说教师要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不但要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识水平,才能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精心的设计、斟酌,做到高人一筹。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巧妙机智地结合知识传授,展现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人格力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培育教师的学识力,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书,潜心学习,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多写作,激发思维创作的灵感;多反思,点燃起智慧的火花。时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早日从感性走向理性,从重复走向创造,从“教书匠”走向“科研型”、“学者型”名师,努力打造自身的专业品位。
三、教师的教学力
教师的教学力是教师的过硬本领和从教魅力。培养教学力,应从四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培育自身优雅的风采、脱俗的气质、精巧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端庄的外表、生动豁达的性格以及谦虚宽容的态度。因为,这些会对学生的心灵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爱其师而乐其学,师生友善合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善于培养自身的教学天分。教师对教学充满乐趣和喜好,就会自然流露出教学的天分,引导学生思考,循循善诱,富有耐心而不急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与学生互动、沟通真实、有情趣,使学生离开课堂更加热爱学习。
第三,教师要善于分层教学。学生的差异,使得教师必须学会分层教学,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自主选择其他的学习内容,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辅导,让他在已有的基础上学到最好。同时,要注意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
第四,培育教师的教学力少不了课堂上除了教授学生考试的内容外,还要教学无法通过考试的内容。比如学生正直、善良、勤奋、宽容等品质,这是学生拥有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四、教師的引导力
教师的引导力是教师有很好的办法使学生有更多表现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机会,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从而能够针对他们的喜好和特长,指引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
21世纪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同时,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培育教师的引导力,要求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特别是后进生,既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又要肯定他们发言的点滴优点,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五、教师的激活力
学习是学生不断顿悟的过程,教师的激活力是唤醒学生顿悟的法宝。教师的语气、神态、厚积薄发的本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是教师激活力的具体体现。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不在于知识容量、形式怎样,而在于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是否通过这节课有所思、有所悟。培育教师的激活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即用旺盛的精力、飞扬的神采、真诚的微笑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因愉悦、振奋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内心才能始终伴随着教师讲课的“旋律”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注重讲课艺术。教师应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不拘形式,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己任,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第三,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授课过程进行反馈和反思,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修正和有意识的自我调控,以便在下一堂课中更好地发挥。
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活。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六、教师的学习力
教师的学习力是指教师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对学生的一份承诺,意味着要为社会做出表率,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学习力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具有支撑性的作用。正所谓学得更多,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如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渴求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教师必须正视社会发展的这一现实,认真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迎头赶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天你就将停止教学。作为有学习力的教师,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二是要有读书意识,在广泛涉猎中学习。三是要有思考意识,在反思顿悟中学习。四是要有研究意识,在教育科研中学习。五是要有提高意识,在技能训练中学习。走终身学习的道路。不但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磨砺自己的思想品格,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始终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七、教师的服务力
就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而言,教师的服务力,关系到教师的自身形象,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培育教师的服务力,首先,要确立一种为学生、为教学服务的意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表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培养,全方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和校园里自主地成长。学会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跟学生讲话,走进学生心灵的居所,给学生真、善、美、乐,让学生充满自信、心怀感恩、勤奋好学、铭记责任。有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师,才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
其次,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要设身处地替学生家长着想。家长把希望寄予了孩子,孩子的希望又寄予了教师,面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的家长,我们该怎样沟通,怎样交谈,怎样替他们负责?要求教师接待家长时要做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茶水”。禁止态度生硬、表情冷淡;动不动就训斥、指责家长或者动辄“传唤”家长到校。
具有服务力的教师总是以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需求。给家长充分的知情权,组织、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学校的管理;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以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证教育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
八、教师的艺术力
具有艺术力的教师,应该具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使学生愿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当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不论课内与课外,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极为重要。教师要十分注意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技巧和说话的方式。面对学生,教师讲得到位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吸引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力。它会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健康顺利、高效地开展,也会激励着每位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推敲,不断地锤炼,不断地创造自己的语言艺术,才能让它独具风格、充满激情、魅力常在。
九、教师的钻研力
教师的钻研力体现在备、讲、批、辅、考等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引导需要有钻研,对班级管理和社团活动需要教师有钻研等等。
有钻研力的教师具有抓住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有钻研力的教师能根据问题呈现的状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钻研力的教师能让钻研成为从教的习惯;有钻研力的教师能在教学改革中,努力规避“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教师只有自身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教学上才能做到灵活运用、选择自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也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发、教育、引导,更便于不失时机地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十、教师的写作力
善于写作是教师反思的必然,是教师成长成熟的标志。培育教师的写作力,要求教师做到勤动笔。
首先是记录思考过程和见解。教师要把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来了解和理解。每天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思考自己所见的教育现象,依据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敢于对一些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提出质疑,并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实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其次记录教育失误。在所有反思中,最重要的要是对教育失误的反思。“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从普通教師走向”三品”教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第三是坚持积累。写作要靠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对普通教师来说,最初的写作就是记录自己的教育足迹、思想历程,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不一定非要为了发表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