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古诗阅读 感受古风雅韵

2014-04-29 18:10贾秋宁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隐者古诗文古诗

贾秋宁

古典诗文是浩浩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当下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朗朗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還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而古诗文教学与一般阅读性文章教学比较,又有其特殊性。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侵润,古诗文教学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一、为发挥学生想象进行拓展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知识生成和拓展的空白,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创造潜能。一首古诗就是一篇小小的文章,或叙事,或抒情,或写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本身的故事、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将古诗再加工,改写成一篇文章。无论是何题材,都足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与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少。但诗人仅用三句,答问虽不多,其寓意却是极其深刻的。因而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诗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象极其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也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二、为品味意境进行拓展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精辟地道出了王维诗与画的关系。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歌,大多数的古诗,尤其是山水田园的诗歌,都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很容易受到美的熏陶。画画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充分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将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用画笔画出来,配上古诗,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古诗配画在锻炼孩子的读写绘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好的效果,为孩子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帮助很大,在读写绘的潜移默化中,孩子就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为拓宽题材进行拓展

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的诗文或现代散文、诗歌、传记等也可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如,除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外,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文有关的文章。又如,学完《春日》、《游园不值》,可结合朱自清的经典美文《春》教学,感受不同时代同样生机勃勃的春天。

四、结合传统节日进行拓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不同时令的节日,也是诗人们吟诗作赋的好时机,至今流传着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向孩子传授这方面的故事,不仅能学习古诗,更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春节时,我们吟咏着王安石的《元日》,在“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庆气氛中感受春节的快乐;清明节时,我们诵读着韩翃的《寒食》,看着满眼的繁花,我们不禁轻吟“春城无处不飞花”,出去淋淋清明时节的春雨,心头又萦绕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浅吟低唱;中秋节,我们同东坡居士同醉同歌,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孩子们在学诗的同时,学到了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更加了解到在短短的古诗文中所蕴涵的许多情感和知识。

课堂上以诗学诗、以诗悟诗,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但不是每堂课都必须拓展,教学拓展应该安排在突破重点难点、深化主题和文本空白处。教学资源拓展如果把握好“度”,学生就会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诗的侵润,文化视野更开阔,语文课堂也因此开放而大气。

猜你喜欢
隐者古诗文古诗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续篇
寻隐者不遇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寻隐者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