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哈申其其格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风湿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 R183.7 【文献标识码】 B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9岁,本地区牧区蒙古族高中学生。于2013年11月26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大汗,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伴肌痛;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尿少,纳差,极度乏力而入住我院心内科。入院查体:体温39.0摄氏度,脉搏11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双侧颈部颌下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扁桃体无肿大。双侧颈主动脉搏动明显。双肺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尖搏动明显弥散,呈抬举样。叩诊心界向双侧扩大,效率116次/分,律齐,S1低钝,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听诊部传导。毛细血管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呈喷射状,向颈部传导,闻及叹气样杂音向心尖搏动征(+),枪击音(+)。肝大右肋缘下1.5cm。压痛(+)。双下肢压痕(+)。大关节(骶髂、髋、膝)均有压痛,轻度肿胀,活动受限。肌肉触痛(+)。血常规:HGB 89g/L,WBC 4.6X109/L,分类:N60%,L40%。血沉35mm/h,类风湿因子、抗“O”、抗核抗体、肥达氏反应、荧光法密螺旋体抗吸附试验均为阴性。C3:113mg%,C4:47mg%,IgG:15.0g/L,IgA:2.3g/L,IgM:2.7g/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图:提示全心显著扩大,少量心包积液,右冠状瓣上见0.6X0.7cm强回声团,收缩期进入主动脉,舒张期进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还可见高速血流。胸部后前位相示:心脏呈普大型,心胸比例为0.6。肺血多,双肺感染。
入院诊断: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炎,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衰II度,肺部感染。
2 治疗
按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给予常规治疗:限盐、抗风湿、利尿、消炎。经上述治疗半个月,患者症状不缓解且加重。表现为持续发热,大汗,大关节痛肌痛剧烈。下肢活动严重受限。心悸,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少量红色及暗红色痰。尿少。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向左肩背部发散。查体:全身皮肤、粘膜苍白加重,发绀不明显,颈静脉怒张,双肺细小水泡音增多。心率120-130次/分,奔马律。心脏杂音无改变。肝脏增大,右缘肋下2.5cm可扪及,腰骶部、双下肢指压痕(++)。心电图示:胸导联V1、V2呈现QS型,S-T V1.2导联抬高0.2mv,S-T5下降0.05mv,考虑心肌有局限性坏死。心衰未纠正,加用西地兰0.4mg/d,静推,1周后仍未改善,此时分析患者癥状不缓解,心衰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心肌坏死的原因,可能是诊断有误,原发病未祛除所致。我院心内科进行一次全院会诊。被邀我科参加会诊,因我科经常收治布鲁氏杆菌病,因此采集病史时重点询问牲畜接触史。患者述2012年1月—2012年4月间曾接流产羊羔近几十只,一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高热,大汗,全身大关节及肌肉疼痛,右侧睾丸肿大疼痛,极度乏力、头痛、抑郁淡漠,纳差。当地牧区乡镇医生诊断为:“重感冒”。予白霉素1.0/d,静脉点滴7天,口服APC2片,3次/日,20天后症状稍缓解。以后反复发作数次,自服APC,未理会,未就医治疗。否认既往有游走性关节疼痛病病史,2011年9月高中入校体检,否认发现心脏杂音。胸部透视示:心肺未见异常。
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与流产羊羔的接触史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发病以来的症状,考虑诊断为“地方性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性心脏炎”。并立即行有关检查,结果: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效价1:600,血培养布鲁氏杆菌强阳性,腰椎片示;腰骶椎融合。我科会诊后诊断:“布鲁氏杆菌病[1],布鲁氏杆菌性心脏炎,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衰Ⅲ度”。转到感染科隔离治疗。并重新设计治疗方案:在原有纠正心衰措施基础上,应用链霉素1.0 bid im,多西环素0.1 bid po,利福平0.65 qd po,同时联合用保肝药物治疗。1周后患者发热、大汗、大关节疼痛、心悸气短逐渐减轻,心界缩小,心率78次/分,心脏杂音主动脉瓣区无变化,心尖区杂音消失;肝脏未触及,脾仍大。2周后症状进一步改善,下床活动,生活自理。复查心电图:V定1、2仍呈现QS型,S-T v1、2、5恢复至等电位线。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赘生物无改变,主动脉瓣区仍有异常血流信号。心脏各腔室均较前缩小。4周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跟患者出院交待:一个疗程为6周,休5-7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这种情况至少2到3个疗程或者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及疗程。
3 误诊原因分析
布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每年有近100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人超过50万例[2]。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牧区,但是各省均有病例发生。目前因防治措施有力,该病的感染率及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临床上较少见,而布鲁氏杆菌性心脏炎更为罕见,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有时以某一症状和体征突出,被收治时被分散到各相关科室,专科医生知识局限,对本病特殊表现缺乏认识,经验不足,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及菌体本身的变异,使其波状热的特征不典型[3-5],对临床客观存在疑问未能追根究底,仅仅满足于常见病的诊断,片面强调了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心脏炎对风湿热的诊断价值也是误诊的原因。
采集病史不全面,不详细,不严肃认真。尤其是本病例有明显地方性接触史及典型布病症状的存在,未能及时全面了解这个重要线索,也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161-1162.
[2] 柯伟民.布氏杆菌病[A].姚集鲁,杨绍基.传染病与寄生虫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7.
[3] 苏已拉其木格,布特格勒图.布鲁氏杆菌病误诊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5):668.
[4] 周集体,关晓燕,曲媛媛,李昂,苟敏,艾芳芳.苯酚降解菌株GXY-1分离鉴定、降解及其粗酶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3):121-122.
[5] 王淑娟,宋晓晖,孙成友,王伟涛,许金新,王志亮.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净化、防控[J].中国畜牧杂志,2012,(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