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双 王佳越
【文章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呈现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学校基础设施的投资、改扩建规模不断加大,高校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较多等规模化发展趋势,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比较高,必须加强高校内部的管理。文章浅析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单独设置以党委会机构为负责人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进一步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检查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活动。
1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与纪委、监察部门合署办公,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无论哪种模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以下两个:
1.1 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对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作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内部管理机构之一,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外部审计所没有的优势。同时,高校内部审计的监督形式正在从事后审计方式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重发展的方式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揭露高校在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而且,通过事前和事中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本单位在资金和资产的使用中出现的不合法、不合规的地方,从而进一步防止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2 服务职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还是以监督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是以为本单位服务为出发点,在服务的立足点上融合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对高校的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以期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益,用有限的资金办尽可能多的事情。
2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经验等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其他机构,单独设置。有些高校虽然单独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人员编制、职称等级、人事晋升与任免、经费来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依赖于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安排,给高校领导和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留下了很大的弹性;还有些高校的审计机构的领导与财务部门的领导同属一人,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正常的审计监督职能时屡屡受挫。与纪委、监察部门或者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设置模式,不利于审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分别开展,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很容易构成自我评价,或者因为过多的参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而無暇顾及本职工作。这样,审计部门的工作不仅会丧失形式上的独立性,而且会丧失实质上的独立性,不利于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2.2 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强。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很多只象征性的设置一两个人员,不能较好地履行内部审计机构应有的职责。还有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大多是由财务部门调任或者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专业胜任能力明显不足,而且平均年龄整体偏高,不仅专业知识单一,而且也没有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和敬业精神,更是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另外,内部审计程序、审计方法、风险管理意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很少。
2.3 内部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由于我国高校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形成高度的重视,简单的认为内部审计只是内部监督,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的重要性。这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再加上我国内部审计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识别出来,更不能对单位的各项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上述主要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不符合内部审计机构建设的初衷,不利于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加强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完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3.1 单独设置以党委会机构为负责人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党委会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就不会涉及自我评价的问题,能够客观、公正对高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独立地进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绩效审计、风险评估审计等工作。 建立以党委会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机构设置模式,应当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编制、各个层次人员的职称、人事晋升标准以及经费来源等问题,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彻底地切断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广泛吸纳社会上一些有经验、具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并且对高校审计工作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员加入,经过层层筛选,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具备相关知识结构的人才,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配置内部审计资源。其次,要对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以制度的形式实实在在地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以便合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展视野,切实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对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的新知识和新的审计程序、方法,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大力支持业务骨干人员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交流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社会审计,积累经验。再次,建立高校联谊制,与其他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共享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准则、质量控制等审计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资源。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承载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作为高校“免疫系统”的内部审计能否肩负起监督本部门或者本单位资金和资产的合理合法、节约有效使用的职责,服务高校的建设,关系到我国高校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景波,高校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探析,中国内部审计,2011(8)
[2]王小力,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内部审计,2012(5)
[3]韦小泉,浅析高校绩效审计,中国内部审计,1994-2004
[4]王彤,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目标导向与路径选择,中国内部审计,2011(11)
[5]李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硕士,兰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