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李婷?张伟?陈志?张怡婷
摘要: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正迅速崛起,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江苏省首批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之一,积极探索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建设。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软件服务外包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措施、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并且针对两年多来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55-02
服务外包业务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智力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等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同意将南京、苏州、无锡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入开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试点。目前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缺乏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经过良好训练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设立服务外包类本科专业,大力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能适应服务外包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国内软件外包行业的首要任务,是我国软件外包行业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3-5]
2011年,南京邮电大学成为江苏省地方高校首批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之一,建设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着力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实施“2+2”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三年开始逐步引入软件服务外包课程,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或讲师来校讲课,第四年让学生到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实训实习,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积累学生的服务外包工程经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建立两年多来,注重于高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创新改革,使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在实践中探索、发展,形成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更新性的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培养方案。[2]
一、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南京邮电大学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建设的重点是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既有服务外包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服务外包技术技能及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围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求实创新,探索进取”的指导思想,不断规范教学体系,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培养,将三者融会贯通于教学与课程设置的全过程,[3]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设计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2)通过严格的教学规格与培养体系、与教学良性互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系统体现,注重软件工程(服务外包方向)专业核心的基础理论课程、应用系统的软硬件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实践课程、前沿的相关技术领域专业课程、适应一流服务外包人才发展需求的选修课程;同时,在教学大纲制定中,注重知识的相关性与系统性、求解问题的综合性与实用性。
(4)注重理论创新与工程开发并重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科研素质。强调基础理论的深化、专业知识的拓展,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科研实践素质。对于学生,强调综合运用理论方法与专业知识的创新性研究、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性研究,通过在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培养,使其达到产业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提高其独立从事研发工作的能力。[5]
2.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根据课程体系建设措施,参照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范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要求以及IEEE/ACM制定的“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按照本科教育体系的入口与出口,通过与印度NIIT合作引入先进软件服务外包教学理念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方面保证了开设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范中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在基础课设置上,考虑到学校信息类专业的传统优势以及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增加了服务外包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型课程,建立了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课程群,包括通识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其中,通识基础课程群包括自然科学课程群和人文社科课程群等;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服务外包基础课程群、计算机硬件课程群、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群包括信息技术外包课程群、业务流程外包課程群、知识流程外包课程群等。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建设中,依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有关学科特点,与企业全程合作,从新生入校开始制定培养计划。在第一阶段(第1、2学年),遵照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范,参考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成果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在两年时间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第二阶段(第3、4学年),考虑到企业所拥有的真实环境、团队协作、管理制度等优势,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在该阶段采用校内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下实训实习。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学生安全和适应能力,在第3学年采用灵活的教学计划,实行校企教师双向互动机制,企业工程师到学校进行授课,将最新技术带到课堂中来,集中两周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课程设计;在第4学年,学生将参加企业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选题要求来源于企业,做到真题真做。从专业建设实践现有效果来看,大力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学生的服务外包工程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上述稳步推进的培养方式将学生的培养纳入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环境与氛围中,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建设中,还根据软件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将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划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信息技术外包”课程模块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在信息技术的系统、应用管理及技术支持服务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业务流程外包”课程模块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流、采购、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知识流程外包”课程模块着重于使学生掌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务研究/商务智能、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3.课程教学方式
在根据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下,积极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启发式与互动式、面向问题求解的教学方式,加强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及指导。
在具体实践中,软件服务外包专业2011级学生已进入大三,学校引入企业派遣的工程师担任教学工作,加强个性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立个性化的奖励机制,每次课后通过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综合设计题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题目完成平时作业。具体的课程设计题目包括具体的Android游戏开发、IOS开发、网络渗透测试等企业实际项目,课程考核实行以平时成绩为主,以期末考试为辅的方式。学校教师作为辅导教师,负责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接轨,并对企业教师给出评价。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大部分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欠缺的能力,从而督促他们主动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采用启发性方法,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环境,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想法通过实践环境去探索或实现,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丰富课内实践教学内容
依照学生在大学期间“求知、增能、成才”的本质性发展规律,构建并实施具有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低年级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设立更多合理的创新开放实验,多形式延长开放实验室,通过推行小班实验课,让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创新机会。优化各类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使培养计划中80%以上的主干课程设有实验环节,其中90%以上为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在高年级实践教学中,建立学生参与创新训练的活动平台,形成面向研究的学习氛围。同时,定期邀请国内外、校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促进学术交流,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探索精神。
2.丰富课外实践教学形式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资助更多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6]服务外包大赛、[7]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等。在专业创新实践中实施“导师制”,规定每15名学生由1名教授或讲师进行指导,提倡教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外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更多学生能够承担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发挥大学生科协的作用,用科技开发和竞赛活动等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教学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
在软件服務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加强实验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验管理水平,以优良的硬件环境为基础,为创新训练与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综合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大部分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被安排在服务外包有关企业进行。依托校企服务外包基地,选定获得有关技术培训证书的教师、企业派遣的教师指导,实施“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素质。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已经建立了6个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4.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具体实践中,软件服务外包专业2011级学生到企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训。企业安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实训、解答疑难。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专心完成实训内容,感受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气氛,全程体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生活补贴。整个实训过程均执行严格的考勤,最终结合课题的完成情况、考勤、报告撰写水平和答辩陈述评定成绩。实训考核采取严格的逐组答辩的形式,每组需制作PPT进行介绍,并演示程序的执行过程。企业教师对组内同学进行提问和进一步的考核,并给出相应的答辩成绩评定等级。通过每组同学的讲解和演示,其他同学都学习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完成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同时保证了评定结果的公开透明。
实训结束后,对本次实训的满意度和具体评价进行了调研,17组学生匿名填写了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来看:本次实训的综合评价较好,普遍反映“非常好,不管是技能还是心理上对我们帮助很大”、“能锻炼团队合作和提高自身能力”、“给了我们走出课堂、走进企业的机会”、“在实战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总体很好,很多地方超出预期”。对本次课题内容的选择认为是“选择合理”、“趣味性强,难度适合”、“贴近实际”、“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也有个别组认为“有些枯燥,实用价值不大”。对本次企业培训教师的评价为“十分耐心负责”、“热情解答问题”、“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快速定位我们开发中遇到的困难,提供项目设计和代码实现上的指导”。对这种实训形式的评价为“非常欢迎,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能够了解企业,并体验上班族的生活”、“希望时间更长”;认为该实训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实习场地不能上网”、“路上花费时间较多,早上起的太早”,另外还有个别组认为“和在学校没有太大区别,还是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企业体验上班族的生活,每天分组封闭式开发,企业教师用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指导学生全程实践,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项目设计、如何进行编程开发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调试、如何迅速找到问题所在。
三、结语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本科专业正在摸索中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将充分借鉴国内外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着眼于国情、校情,使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改革在广度、深度、高度和跨度方面有新的突破,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正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适合普通本科高校实情的学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立明,刘丽文.外包的起源,发展及研究现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151-156.
[2]张伟,陈志.南京邮电大学服务外包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科技信息,2012,(34):4-5.
[3]王文,王树锋,费贤举.软件外包产业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2,(22):9-12.
[4]李劲华,杨厚俊,魏长江.高校服务外包校企合作模式比较[J].计算机教育,2012,(23):75-78.
[5]虞歌,詹国华.软件外包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9):37-40.
[6]陈志,李梦泽,马嫣,等.基于 ACM 程序设计竞赛的常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6):18-20.
[7]王娟,詹国华,李志华.服务外包大赛对软件外包知识体系构建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12,(20):88-92.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