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攀比家长需反思

2014-04-29 00:44张玉胜
中华家教 2014年12期
关键词:霸道豪车功利

张玉胜

上学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接送也无可厚非,而闹闹为何因为要坐一辆普通车去上学就不愿意了呢?家长对孩子的娇惯竟让孩子养成如此的攀比心理,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养孩子。

送孩子上学原本是家长出于交通安全和节省时间的考量,如今却成了家长不得不为的生活之累,甚至演变为孩子们攀比炫富的载体和机遇。6岁的闹闹“不用霸道车送我不上学”的撒娇与任性,不过是孩子们畸形心态和扭曲价值观的行为一瞥,折射的却是时下社会令人担忧的家教误区。

闹闹为什么执意要用“霸道”送才上学呢?起因在于其一天前已向同学夸下“会有霸道车送我上学”的海口,如果“食言”则势必有失脸面;而孩子的夸口炫耀则缘自其父曾有“一开回来就送闹闹去上学”的允诺。也许,父亲的随便一说不过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试新”感觉,但“60万元”豪车激起的却是孩子难以抑制的虚荣心,这与大人们在谈论“换车这事”时不经意流露出的“炫富”情绪有关。

与其责怪孩子的攀比炫富,不如检视大人们的“面子”心理。鉴于功利化价值理念的大行其道,现实生活中人们显尊比阔的事例俯拾即是。豪车盛宴何尝不是身份的象征和富有的彰显?拥有“一分价位一分尊贵”心态者又何止有车一族?以“送学”为例,公车接送透视的是“权利”,豪车送孩显摆的是“实力”,“讲排场”的又何止是下一代?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与孩子零距离、难割舍的“终身”师者。其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尽管我们没有权利对其父的更换豪车说三道四,但我们不能把6岁孩子的“霸道”情结当玩笑,良好家教当从娃娃抓起。

严格说,“攀比”未必就是贬义词,毕竟有比较才有鉴别与进步,问题的关键在于攀什么、怎样比。正确的家教应该规避对孩子图享乐、慕虚荣、不耐挫的言行误导,多些比学习、比助人、比家务的正面引领,至于对“财富”的认知引导,似应秉持淡漠功利、艰苦奋斗以及取之有道等家教理念。

攀比炫富是儿童病,更是社会病。孩子们的攀比炫富何止于对交通工具的苛刻选择,更显露于高档玩具、品牌用具、新款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层面。这也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孩子们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与其父母及社会的失当表现不无耳濡目染的因果关联。

摒弃孩子攀比心理,不仅需要矫正由父母主导的“小家教”,更需构建远离功利的社会“大环境”,每个公民都是社会大家庭不可忽视的“家教”成员。所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家有奢侈物品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讲道理,这些都是爸妈辛苦挣来的,买这些东西是因为爸妈需要它们,不是专供孩子使用的。通过这些趋好向善的身体力行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模仿”效应,为摒弃孩子的攀比心理助力。

猜你喜欢
霸道豪车功利
霸道海鸥谁能治
飞翔的豪车
Civilization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豪车
“霸道”的开沃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豪车遍地,不可替代的普拉多
以稀为贵 这些民国钱币能换豪车!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