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质和精神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前卫,越来越与时俱进,越来越重视对美的要求,不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保守还是开放,都会被广大人们所接受,装置雕塑由此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流行元素被加入进来,使得雕塑艺术得到全面飞速的发展。它作为一个立体抽象的艺术,能够直观地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给人以心灵和视觉上的冲击震撼,更加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将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使得雕塑不仅仅局限于静态上的表达,更是运用多重效果把实实在在的雕塑从某个角度上展现出它的动态美。
关键词:装置艺术 雕塑艺术 装置雕塑
一、引 言
艺术是一种美的东西,它可以结合多种元素,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品来展现艺术的丰富内涵。雕塑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代表,更能综合体现这一点。它可以广泛地吸收装置艺术里面所包含的艺术精髓,最大程度地为己所用,从而开创雕塑领域里面的新纪元。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达形式,赋予了雕塑新的含义,让人们从雕塑中收到的讯息能更加完整,给雕塑以新的生命力,不仅给予人们以视觉上的冲击,更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震撼,让人们可以清楚地领悟到雕塑的魅力,对雕塑能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本文就主要针对装置雕塑的创作思维作出一些合理化的解析,希望能让装置雕塑更华丽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二、雕塑艺术分析
雕塑艺术是一种被无数世人所推崇的立体艺术,不论是以具象艺术手法还是运用抽象艺术手法对雕塑进行情感上的表达,都可以使人印象深刻。雕塑艺术往往是第一时间内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然后让人们在领略雕塑的艺术美时慢慢领悟到雕塑所要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雕塑不同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它是三维空间中一个魅力的瑰宝,它不是单独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为了清楚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各种复杂的情感。一个完美的雕塑往往承载着许多内涵,这样会使得雕塑更加有韵味。而且,雕塑一般都会被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完全将它的内涵展现出来。一般来说,每个雕塑都会有它特定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集中体现雕塑的艺术魅力,这样,环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雕塑艺术的一部分,为雕塑意义的呈现默默充当着调味品。就像亨利·摩尔曾说过的那样:我宁愿将我的雕塑摆在自然风景,几乎是任何自然风景中,也不愿将其安置在哪怕是最美的建筑里。
如果不能做到完整呈现雕塑的魅力,那么这个雕塑将会是一个废品,没有一点存在的意义。一个雕塑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领略到它所要表达出来的那一份情感。雕塑的情感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雕塑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语言被大众所接受,尽可能地用一些象征化的思维来形象地表达。要有一种完美的设计思想来构建雕塑的骨架,给雕塑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和突破。
三、装置艺术分析
我们现在已经脱掉了落后的帽子,时代的飞速发展正推动着装置艺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装置艺术已经引领着当代艺术的潮流,它的形式更为多样化,非常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艺术手段,来表现艺术的内涵,体现着装置艺术的广度和深度。
人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装置艺术所带来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中,配合着其他艺术作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装置艺术能根据不同的场所设计成不同的形式,结合所在场所的特征,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表达出艺术的一种整体的氛围。装置艺术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能强烈的冲击人们的视觉、听觉等,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把观众囊括进来,使之共同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使观众最初的被动观赏逐渐被主观能动性所代替,没有人可以抗拒装置艺术所给人带来的这种诱惑。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不受什么规则所约束,只要是利于装置艺术表达的手段都可以为之所用,而且,它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可以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重新的组装设计又会形成别样的风景。
四、雕塑与装置的联系与结合
雕塑和装置可以说都是构成艺术的一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两者并无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但是艺术既然可以把雕塑和装置划成两个门类,就表明这两者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的,所以说雕塑和装置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
雕塑最重要的就是空间立体上的表达,在立体感上体现艺术的精髓,而相比较而言,装置就像是雕塑的一种组成元素,它的存在是雕塑的一部分,可以使雕塑表达得更加清楚,如果少了它不会对雕塑本身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却会对雕塑的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装置艺术来说,它的艺术效果是由雕塑来呈现的,只是借助雕塑来营造出艺术的美的氛围。
无论是哪种艺术,其表达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不管怎么结合,都会是艺术的又一个突破,尽管雕塑具有很强的、与生俱来的时间性,而装置艺术则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而组合改变的,但是这样恰恰也给了它们一个互补的机会。两者的有机结合,能使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具有逻辑性,更加具有活力,具有连贯性,使得人们能够深刻的领悟到这两种艺术所共有的艺术特征。而这两种艺术在融合之后,不仅保留着原本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同时也为彼此增添了以前所不具备的艺术魅力,由此,更能推动两者不断地共同发展,相互吸取经验,发展得越来越好。
五、如何设计好装置雕塑
在对装置雕塑宣扬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找能使两者有机结合的最佳方案,综合两者所具备的艺术特征,综合考量,寻找最佳的中和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雕塑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可以加重装置艺术的艺术气息,让人们从多个层次了解到艺术的相容性。
装置雕塑在设计的时候,要学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要一味生硬地去结合,如果不加认真思考就去设计,反而会南辕北辙,效果大大减弱。善于运用现代的许多高科技手段,适时地加入多种元素进去,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这两者结合好的话,就会是艺术的又一成功之举。
(一)获取素材
关于素材这方面,现在的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题材,可以选取关于历史题材,关于友情、爱情、亲情,关于生活的点滴小事,关于社会上的正能量,也可以是讽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状况。获取的题材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圈子太小,接触面太窄,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领悟力不够,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走出去,感受这大千世界对我们展现出来的美丽,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小事去发现它所蕴含的道理,每个事物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要善于去发现去寻找。对于所喜欢的事物要去表达,对不喜欢的事物也要学会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是一个重要的题材,这样的题材通常都是颇具深度的题材,要迫使我们不断的去锤炼我们自己,使自己具有很深的内涵,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也是内涵满满。
(二)选择材质
雕塑作品中,最能体现作品空间艺术生命的就是雕塑所用的素材,虽说雕塑的外在装饰很重要,但是比起外在装饰,材质才是撑起一个好的装置雕塑的灵魂。材质的各方面性质都能不同程度地表达装置雕塑的内涵,一点点细微的不同都能导致整个装置雕塑的效果的崩塌,所以要选择好装置雕塑的材质很重要,选择好它就等于抓住了整个装置雕塑的灵魂,就可以实现材料和装置雕塑的内涵的高度统一。
艺术家通常在创作过程中把雕塑的材质放在第一位,它的各种物理性质也好,化学性质也好,这些性质都是装置雕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都要细细地考虑好,细心地选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功亏一篑。有时,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材质性质之间的互补,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使装置雕塑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破传统的想法,加入创新思维的因素,使得装置雕塑可以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使装置雕塑的内涵表达得更为真实和直观。
(三)运用多种技巧
装置雕塑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也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方式,要学会适时地切入不同的元素,以具象艺术为主,抽象艺术为辅,生动地将装置雕塑所想表达出来的那种意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技巧的将各种手段应用到装置雕塑中去,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除此以外,还要善于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入进去,就会使得装置雕塑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掌握好最基本的美学法则,在表达装置雕塑内涵的同时,也要注重装置雕塑的造型外观等,打造出完美的艺术品。充分掌握手段运用的分寸,不要一味追求装置雕塑的多元化,而忽略了装置雕塑最初的真实意图,要结合设计的有关程序和知识,将装置雕塑打造得更好,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装置雕塑的真谛,不会用厌烦的情绪去看待,而是用一种期盼的心情去迎接每一个装置雕塑。
六、结 语
艺术和生活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很多艺术灵感大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装置雕塑也要在设计方面、主题方面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接地气,这样才会让人们在感受装置雕塑带来的视觉冲击的时候,也能深刻地领悟到装置雕塑散发的生活哲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装置雕塑会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成为艺术品中的佼佼者,掀开艺术史上又一个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杨静.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 李鹏.浅谈材质的快速演变及对现当代雕塑的影响[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吴曦煌.浅析中国古典雕塑的创作思维方式[J].艺术研究,2013 (04)
[4] 王永辉.装饰雕塑创作中点、线、面、体组合形式的研究与探索[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廖卫东.影响雕塑创作的几个因素[J].齐鲁艺苑,2013(03)
[6] 李健杰.向内——装置雕塑展[J].东方艺术,2008(13)
[7] 席卫权.跨界、批判与超越——现代设计中的装置雕塑新意象[J].美术,2012(02)
作者简介:
宋阳,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雕塑,当代艺术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