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道明
3至6岁的幼儿理解记忆水平不高,逻辑思维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与其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并调整倾听的姿态、神态和语态。
调整姿态——消除幼儿的压抑感。由于幼儿个子小,教师在倾听幼儿讲话时要调整高度、距离和角度,以消除幼儿的压抑感。
首先要调整好高度。教师可以降低自己身体的高度,使自己和幼儿的目光大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教师通常可以采取蹲下来或坐下来而让幼儿站着的办法,这样可以避免居高临下给幼儿带来压抑感。
其次要调整好与幼儿的距离。离幼儿太远,则指向性不明;离幼儿太近,会使幼儿产生面对面的压抑感。美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远范围为76~122厘米。实践表明,教师与幼儿间相距1米左右,既能保证听得清,又便于交流与互动。
再次要调整好与幼儿的角度。角度的把握应注意两方面,一是避免正面面对幼儿,这样会使幼儿很紧张。正确的做法是身体侧转和幼儿保持45度左右的夹角,这样既便于听,又能用眼睛的余光关注幼儿的神态。二是避免身体直立,这样会显得很生硬,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前倾15度左右。
调整神态——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倾听不仅是听觉的交流和互动,还是视觉的碰撞和交融。
首先,教师要真诚地注视幼儿。教师注视幼儿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规范教师行为避免分心,二是对幼儿起到鼓励作用。当然,教师的注视不是死盯,要能够传递亲切、温柔的神情,使幼儿产生亲近感。
其次,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丰富。倾听幼儿讲话时,教师要“清空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幼儿,忘我地进入幼儿的话语情境,相对夸张地响应幼儿的感知:或惊奇,或赞叹,或认同,或疑惑……
再次,教师的肢体语言要与幼儿互动。对幼儿的回答不时报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点头或竖起大拇指,以鼓励幼儿投入地进行交流。如果有其他幼儿干扰,还要悄悄地制止,以保证幼儿的思路不被打断或搅乱。
调整语态——保持沟通的流畅性。倾听是生理意义上的视觉感受,更是积极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在听幼儿陈述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回应和评价。
首先,教师要及时应答,以鼓励幼儿继续说。当然这种应答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或表情。当幼儿表达卡壳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当然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无论幼儿的想法听起来多么离奇可笑,甚至荒谬,都不要轻易打断、取笑他,而要进一步引发他思考。
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的语言与其交流。幼儿的语言具有口语化、简短化、夸张化的特点,有时带有明显的卡通和动画痕迹。如果教师能用幼儿的话语与其交流,容易引发幼儿的共鸣。
再次,教师与幼儿沟通时要注意用词、语速和语调。教师与幼儿交流要少用专业术语,少说长句,少体现逻辑关系。教师与幼儿交流时语速要慢,要给幼儿留有足够的理解和思考时间。
(《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