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丽
【关键词】班级共同体 班级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建设 家长飞信群 家长班 家长间师徒结对 捆绑式评价
首先,什么是班级共同体?在我认为,所谓班级教育共同体是指,以班级每位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包括学习)为共同目标,由班级全体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班级学生集体组成的、相互合作支持、彼此关系融洽,能相互提供正能量的一个团队。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班级共同体?从大处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小处说,是为了减轻教师身上的压力和负担。每每从网上看到消息,说某某孩子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跳楼,我的心就不寒而栗。---现在的孩子的确不好教,教师的责任太大了,尤其是班主任。所以我始终在想,如果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去分担,工作自然就好做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因此,接了七一班主任的工作后,我就开始致力于三方面的工作。学生,家长,科任老师。
在班级学生的层面上,重视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营造和建设。
一、精心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家”集体
初一上学期,学生刚进入新校园,彼此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要消除陌生的感觉,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积极参与学校级部活动的基础上,我开办了像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圣诞节party交换礼物,师生游戏等诸多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使班级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我真正能松口气的时候是确立了班干部队伍以后。七一的班干部很多都是毛遂自荐,他们从班级活动中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认可,脱颖而出,自主竞争上岗。他们走上班级管理舞台的那一刻,我终于感觉到轻松了许多。这就好比一个有着好几个孩子的大家庭,年长的哥哥姐姐开始有能力看管弟弟妹妹了,当妈妈的怎能不长舒一口气?! 班里的事情,我比较喜欢让学生出面管理学生。比如有人闹了小矛盾,我会让组长或班长找他们交流,必要的时候提前和组长班长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让学生搞定学生。全班分五个大组,提倡组里有问题组内先消化,所以经常中午的时候,某个组长会跟我申请:老师,我们要开个小组会解决一下某某问题。就这样,凡事协商解决,必要的时候班长老师会友情相帮。避免了许多师生不愉快的交流。
和学生的相处,我一直在营造一个“家的感觉。经常跟孩子们讲,七一是个大家庭,我是他们的妈妈,任课老师是姑姑婶婶叔叔舅舅。要有家庭荣辱观,要善待姊妹亲戚。班级只要出现有孩子午餐没吃的情况,我肯定要去跟他聊聊,聊完了饭多少会吃点,我的心也会踏实些。
我极力打造一个拥有浓浓书香气的班级文化。我觉得人都是要有精神寄托才行,信仰的缺失最终会导致灵魂的缺失。英语老师很多都是在思想上中西合璧。以前我带过的班级曾或崂山区书香班集体称号,我既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又对传统国学不离不弃。,从物件的摆设装饰,到对学生的谈吐要求,我都会渗透一份“安静,平和”的文化理念。桌上的兰花,墙上的书法,洁白的书架,我想通过他们传达我的一种雅致的审美观。书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他们可以给与我们灵魂上的自由和平等。我期待他们成为思想独立的思考者。为了加强和他们的思想交流,除了电话联系,我在寒假建立了班级学生qq群,我每天都会上网关注孩子们的群里发言,还会把微信中和自己发现的正能量视频,歌曲和语篇发到群里跟他们分享互动,这让我们在感情上,在思想领域更加亲密无间。
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蜘蛛整天在思考结网的事。我接的第一张网就是:学生师徒结对制。我曾写过一篇论文叫做:我谈“网络状师徒结对制”跟踪。传统意义上的师徒结对往往忽略了师傅的发展,而网络状师徒结对的好处是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师傅,顾及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张网使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相互制约,共同提高。捆绑式奖惩,体现的也是共同体的概念。期中考试结束,是我们第一次评价小师傅的机会。我亲自买来饼干和奶糖,根据各对师徒的表现进行论功行赏。饼干虽小,意义很大。每到中午课间,都可以看到有师徒自发的在走廊窗口进行交流辅导。久而久之,师徒的这种互助延伸到学校生活的其他领域,犯了纪律和思想上的错误,也会收到彼此诚恳的劝阻。我事后了解到的班级此类举不胜举。推行师徒结对,最头疼的事情是时间。但是时间就这些,我想到的是“融合”。把师徒结对制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统筹安排时间和教学任务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期中考试之后,为了有效落实网络状师徒结对,我在英语课上开始了课堂上师徒互帮的实践。课堂上的留有余地,使师徒互帮充分落实了金字塔效应,师傅和徒弟都尝到了互帮的甜头。而网络状互帮,让全班都动了起来,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人人有所得。师徒结对的互帮由一科到另一科,网络状师徒结对在横向纵向领域里的延伸,成功的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全方位进步。小师傅们甚至在晚上都可能会接到徒弟的求助电话,还会跟父母交流带徒弟的心得和成就。和谐了班级和谐了家庭。
二、完善班级文化,重视小组文化的营造和发展
第二学期的七一班,除了书香墨香,还增添了花香。而整日游在水草间的小鱼和蝌蚪,也加入了七一班的大家庭。兰花开了,又谢了;鹅掌红了,又败了。教室里的春天给了七一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一个安静舒适的心境,一切在有条不紊的進行中。
如果说室内摆设布局是“硬文化”,那么“确立班级价值观”就是一种“软文化建设”。本学期,我和孩子们共同确立了七年级一班价值观:“诚信”和“承担”。首先,一个人最应该所具有的良好品质是守诚信,有担当。拥有了这两个好的优点,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赢得大家的爱戴。在此,七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对守信和承担两个词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分析。诚信:做人要真诚,不随意欺骗他人;守信用,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不管是对家长老师还是同学朋友,说过的就一定要完成;做了一些不该做的错事,不是撒谎蒙骗过关,而是要欺瞒讲真话并承认错误;立下的目标,誓言一定要完成,要说到做到;不抄袭作业,而是靠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做到不欺骗老师,不欺骗自己;和同学相处要坦诚相待,说真话,有心事可以互相倾诉,做到真诚。
承担:做过的事情一定要负责,不管是什么事情;做了事情就要负责,如果你打碎了一个花瓶,就不要去想办法推卸责任,而是要不欺瞒,对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要负责;做错了事,就一定要面对,去承担错误,只有认识到错误并去面对,去想办法弥补错误,不让错误延续下去,事情也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还要做到去求别人的原谅,只要你做的事情伤害到了集体的利益,他人的损失,就要去道歉,得到原谅,承担一切。以上就是同学们对诚信和承担的解读。同学们一定会做到:1.讲信用,坦诚相待,不随意欺瞒她人2.日常作业不抄袭,靠自己的实力完成。3敢作敢当,有责任心,勇于为集体争光。3.做的错事会去尽力弥补,主动争取取大家原谅,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
诚信,承担的价值观一直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体现在七年级一班孩子的做人行事中。为良好班风学风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续